我省一主持人四年尋訪一百多名豫劇老藝人,錄制了三千多段豫劇“絕唱”
□本報記者 劉 洋 實習生 張超越
“每晚9點半,曉東都會在鄭州人民廣播電臺直播間陪伴大家,跟隨原汁原味的豫劇聲音,追尋那段塵封的歲月。”鄭州老戲迷朱大可說,每當聽到這段熟悉的開場白,就意味著又有一段瀕臨失傳的豫劇唱段將要播出。錄制這些唱段的,是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戲苑漫步》的主持人連曉東。
6月20日,在鄭州人民廣播電臺,記者見到了在尋訪豫劇老藝人道路上獨自前行了4年的連曉東。4年來,34歲的連曉東全國各地跑,采訪了109名豫劇老藝人,錄制了3000多段瀕臨失傳的豫劇“絕唱”。
激發連曉東做這件事的動因是他受到的一次刺激。
2008年,連曉東的一些外地朋友來河南,聊起豫劇時,一位朋友說:“豫劇有什么好聽?那么土,唱腔那么躁,不太優美。”連曉東聽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兒。幾天后,一名聽眾點名要聽馬元鳳老師的唱段。馬元鳳是老一代豫劇大家,他的戲幾乎沒有音像資料。后來一位聽眾提供了唱片,節目播出后,不僅戲迷被這段塵封了幾十年的唱腔深深吸引,連曉東也被震撼了。
從此,連曉東踏上了尋訪豫劇“絕唱”之路。在洛陽,他找到了曲劇創始人之一、如今95歲的曲劇大家劉衛生;在西安,他找到了85歲的豫劇名宿張敬盟;在徐州,他找到了早年在安徽界首被譽為“四好名旦”的95歲豫劇大家徐艷琴……
連曉東說,這些如今不為人知的豫劇老藝人,當年為豫劇的發展壯大作出了極大貢獻。但隨著時間的流逝,那一聲聲優美的唱腔沒有留下任何音像資料。這些老藝人年事已高,他必須抓緊時間,為后人留下不可再生的豫劇經典唱段音像資料。
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方可杰十分欣賞連曉東的做法,他說,一個年輕人能夠多方尋找這些隱居民間的老藝人,錄制大量不為人知的優秀豫劇唱段,意義非同尋常。豫劇不僅是我們河南的瑰寶,更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保護好這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能光喊口號,需要像曉東這樣默默無聞的踐行者。
連曉東說,這項尋訪活動他會一直堅持下去。對于已經找到的老藝人,他打算為他們搞一個匯演,把他們的唱段以光盤、CD的形式結集出版。“我希望能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組織社會力量來做這件有利于河南傳統文化發揚光大的好事。”【原標題:一個人 一個夢 一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