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是一座豐彩厚重、外華內實的城市。涵古今、擁山河、兼文武、廣門類、通天下,五美集一市,全國罕見。”楊國權說鄭州有許多好地方,有眾人皆知的少林寺、嵩陽書院,也有不被大眾熟知的“愛情河”。
“《詩經》中‘鄭風’里對溱水、洧水畔青年男女純真愛情的生動描述,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而這個地方就在鄭州的新密。游溱洧,憶詩經,能不思緒萬千流連忘返嗎?所以我作詩云:溱洧流淌靜,《詩經》傳風情;鄭州多寶地,文化富底蘊。”
“新密雙洎河,是詩經河,也是一條愛情河,希望更多的人知道它,了解它,欣賞它,熱愛它。也希望當地政府能給予合理開發,打造另一張屬于鄭州的名片,那一定是一張浪漫美麗充滿詩意的名片。”
楊國權說,新密還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地方,那就是新密古縣衙。建于隋朝,距今近1400年的新密古縣衙可謂是百聞不如一見,多重院落,規模宏大,特別是衙內監獄,一直沿用至2002年,真乃世界奇跡。“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入口即置蓮池,所以我作詩:縣衙置蓮池,隱寓重廉恥;古今鐵則同,民心不可欺。”
記者翻看目錄,除了二七廣場、商代遺址、城隍廟等市區內景觀,更讓人嘆服的是作者以小見大的情思。比如“黃帝手植皂角樹”。楊國權說,自己是江蘇人,童年在南方故鄉生活時,曾用過皂角洗滌衣物,見到此樹遂引發美好回憶。難怪他說自己是“1個技人+0.1個藝人+0.01個哲人”。
“我在鄭州生活了整整六十載,親歷了鄭州的巨變。詩畫鄭州,既是對鄭州過去歲月的深情回顧,更是對鄭州未來發展的衷心期待。祝愿鄭州越來越美好!人民越來越幸福!”【原標題:耄耋老人繪出鄭州六十載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