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鄭州風情 >> 特色訪談 >> 瀏覽鄭州

蘭考大刀面喜入“主席套餐” 祖傳手藝供全縣

2015/3/18 9:44:14 點擊數: 【字體:


 自從去年大刀面登上“主席套餐”的菜單,做面的齊彬也跟著“火”了。齊家祖傳七代的手藝,在他身上得以“發揚光大”,而整個蘭考縣的大刀面,如今都由他供應著。這一年,該縣各個飯店每天都在增長的“用面量”,雖然讓齊彬有些吃不消,但他也正從中享受著這些變化。□東方今報記者 肖萌/文

  祖傳手藝供全縣

  3月17日早上7點多,在蘭考縣一處普通平房內,齊彬將手中的3尺大刀和面條交給了父親,自己換下廚師服,洗凈雙手,騎車送女兒上學。

  他的父親齊同庫接過大刀,繼續將案板上搟好的面片切成細絲般的面條。

  這處十幾平方米的屋子內,正在制作著“面食一絕”——大刀面。兩個小時之后,案板上那些如發絲般粗細的面條,將被送往蘭考縣的各大賓館飯店,化為當天的美味兒“蘭考特色小吃”。

  齊彬,這個剛過34歲的年輕人,就已經成了大刀面制作方面的“專家”,這門面條制作手藝已經在齊家傳承了100多年,到齊彬這里已是第七代。

  因有祖傳的手藝,每天全蘭考人民所食的大刀面,都出自他和62歲的父親之手。

  一“面”之緣

  “齊氏大刀面”第七代傳人的身份,并沒有幾個人知道,但在如今的蘭考縣城,提到齊彬這個名字,卻無人不曉。去年5月9日,習近平第二次來蘭考視察時,品嘗了齊彬和薛樂做的大刀面,并稱贊好吃。幾個時辰之后,“主席套餐”就更新了菜譜,受習大大稱贊的大刀面,成了吃貨口中的話題。齊彬作為當天的“御廚”,也成了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

  “當時并不知道是做給誰吃,只知道是領導,事后才得知是習主席。”齊彬說,自己雖沒與總書記交談,但聽服務員說他夸贊大刀面好吃,就特別高興。他還透露,當時蘭考準備了燴面、刀削面、拉面等面食作為主席午餐的候選,但最終選擇了發源于蘭考的大刀面。

  “江澤民、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來蘭考視察時,都吃過大刀面,那時由我和我的父親去做。”齊同庫說。在他看來,大刀面見證了時光流逝和蘭考變遷,作為正宗的“蘭考美食”,再次登上主席的餐桌,實屬正常。

  美味處處有特色

  大刀面的原料需要選用上等的高精面粉。每晚和面時,齊彬都會在面中加入雞蛋清、食鹽、堿面。

  面醒72小時候后,用搟面杖八搟、八推、八壓。這簡單的幾下動作,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的,揉面、搟面的力道要恰到好處,多一絲少一毫,都會破壞面皮的質感。

  齊彬搟完后,面皮猶如白綾,薄至透明顯影。記者將一張報紙鋪在面皮下面,隔著面竟可以清楚地閱讀報紙上的每一個字。

  除了搟面,刀工同樣重要。齊彬用長3尺、寬5寸、重4斤的大刀在面皮上起落,只需幾分鐘,一根長達十幾米細如發絲的面條就出來了,長卻不斷,即使掛在刀鋒上也會毫發無傷。

  面條下鍋,只需十幾秒的時間浮起即熟,夾起后,讓人看上去白如雪細如線,晶瑩透明,柔韌滑潤。

  將面過水,澆上番茄雞蛋做成的熱鹵湯汁,再配上蒜汁、香醋、芝麻醬、香油、香菜、蔥花,調拌后小碗盛出。一碗面處處透露著精致,面條還保留著一絲麥芽的原始味道,聞起來清新宜人,吃起來爽口過癮,令人回味……

  外人好多想拜師

  早在2009年,齊氏大刀面就被評為開封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而齊同庫與兒子齊斌,侄子薛樂、薛衛,一并成了這一“非遺”傳承人。祖傳的齊氏大刀面曾經傳男不傳女,在齊同庫的親屬中有13個男孩,只有4人愿意干大刀面生意。

  “太累,這是靠手藝吃飯,現在年輕人不愿意吃苦,寧愿去外面打工。”齊同庫說,自己的二兒子,齊彬的弟弟,就堅決不學大刀面手藝,現在還在外地打工。但從去年5月之后,大刀面無人愿學的情況發生了一些改變。現在經常有人找到他或者打電話稱想來學做面,甚至還有一次有人直接找上門來拜師。齊家世代的手藝雖不外傳,但家族傳藝的規矩變成了“傳男也傳女”。齊彬的表姐就繼承了大刀面的手藝,如今在北京的一家飯店做面,月薪過萬。

  另外,在鄭州、天津、開封等地也都有了齊氏傳人的身影。

  從面條里享受變化

  大刀面需要當天搟、當天送,否則第二天面就粘在了一起。

  因負責整個蘭考大刀面的供應,因此齊彬得在凌晨4點就起床,開始一天的工作。

  習主席離開蘭考之后,齊彬的工作量也增加了。“現在開封和鄭州也有飯店每天需要,而蘭考各個飯店的供應量也比之前大了很多。”齊彬說。

  戴著眼鏡,看起來有些瘦弱的齊彬,有20年的大刀面制作經驗。從凌晨4點到中午11點,一把大刀,在他手中不斷輕快飛舞。每天7個小時不間斷地搟、揉、切、送,讓他有些吃不消。

  不過,雖然更勞累了,但收入也增加了不少。如今齊彬的月收入,平均能達到一萬多元。而去年習主席視察蘭考后的第一個月,齊彬掙了3萬多元。這樣的收入,在蘭考絕對稱得上小康。

  “面能火起來,也說明來蘭考的人數在增加。”齊彬說,如今,他正從每1斤制作的面中,感受和享受著蘭考的變化。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2015-03-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