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鄭州豫劇界的三玲一先
2013/7/9 17:08:29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80年代初期,鄭州豫劇界涌現了四朵金花的“三玲一先”即劉伯玲、王希玲、虎美玲、郭應先。“三玲一先”不僅映射了鄭州豫劇界光輝的流金歲月,也飽含著廣大觀眾對她們的濃濃深情。其他三位大家都很了解,這里我主要介紹一下劉伯玲:
桑派(桑振軍)弟子、“三玲”之首的劉伯玲祖籍河南安陽,1941年出生于許昌,1949年輾轉來到河南鄭州,她雖不是出生在梨園世家,卻頗具藝術靈性。1955年12月她考入鄭州市豫劇團隨團學藝,主攻閨門旦、花旦,以俊美的扮相、甜亮的嗓音、扎實的功底從同輩學員中脫穎而出,相繼演出了豫劇《茶瓶記》、《沉香扇》、《三拜花堂》等劇目。1963的劉伯玲已在河南劇壇初露頭角,恰恰這一年年,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桑振君調至該團,此時的桑振君先生正是風華正茂,劉伯玲與桑先生同臺演出《桃花庵》、《打金枝》、《秦雪梅.觀文》等劇目。1981年,鄭州市評劇團在原有基礎上組建成立了鄭州市實驗豫劇團,劉伯玲從名角云集的鄭州市豫劇團調至該團任領銜主演,團領導為她編排了新編古裝戲《程咬金照鏡子》,該劇在鄭州一舉打破了連演150余場的記錄,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劇中她塑造的純樸、熱情、潑辣的程七奶奶的人物形象給觀眾給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一時間全國各地知名劇團紛紛來鄭觀摩該劇演出,時之今日該劇仍是諸多戲曲團體的常演劇目。1983年該劇被珠江電影制片廠投資拍攝成電影。由于種種原因,她于1991年告別舞臺,調至鄭州市藝術學校任教后一直致力于桑派藝術的研究,并不遺余力地培養了一批又一批桑派學生,為推動桑派藝術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原標題:80年代鄭州豫劇界的三玲一先】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新網 201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