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5億打造嵩山國家地質博物院
(記者杜君 通訊員周強)10月17日,省地礦局與登封市政府簽訂協議,將斥資5.1億元,聯手打造嵩山國家地質博物院。專家表示,這對保護嵩山環境、帶動嵩山旅游產業發展意義重大。
由于區內地質資源珍貴,2004年嵩山入選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公園總面積248平方公里,包含太室山、少室山等景區。今年8月1日,登封 “天地之中”嵩山歷史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地學文化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但因地質公園面積大、景區分散,嵩山地質旅游發展受到制約。
依據協議,雙方將圍繞嵩山地區特有的“三史”,即天中文化史、地質演化史和地學研究史,投資5.1億元,打造濃縮嵩山地學文化精華的嵩山國家地質博物院。
博物院定位主要包括五方面:以天中文化廣場為主題的五岳文化展示區,以地質博物館和主題碑廣場為核心的地質大典區,以地質人物廣場和學術交流中心為主題的地學搖籃區,以穿越地球時空隧道等為主題的地質游樂園區,以法王寺—峻極峰—老母洞地質旅游線路為主題的登山健身區。
據了解,作為博物院的配套工程,嵩山地質游樂園將成為我國首個以地質為主題的游樂園。
▲▲相關新聞
全省地質景觀和遺跡“選美”揭曉
(記者杜 君)10月17日,全省首屆“十大優美地質景觀”和“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十大地質遺跡”評選揭曉。
十大優美地質景觀包括:欒川雞冠洞巖溶景觀、焦作神農山“龍脊長城景觀”、焦作云臺山紅石峽景觀、洛陽龍潭大峽谷景觀、遂平嵖岈山花崗巖象形石景觀、登封嵩山太室山(褶皺山)景觀、信陽雞公山雞頭象形石景觀、洛寧神靈寨花崗巖石瀑群景觀、林州林慮山太行大峽谷景觀、濟源天壇峰構造地貌景觀。
有重大科學價值的十大地質遺跡包括:汝州晚前寒武紀羅圈古冰川遺跡、汝陽白堊紀黃河巨龍化石群遺跡、西峽白堊紀恐龍蛋化石群遺跡、登封嵩山三大構造運動界面與“五代同堂”構造遺跡、禹州二疊紀中州華夏植物化石群遺跡、欒川中生代(潭頭)盆地恐龍化石群及地層剖面遺跡、鶴壁古近紀“地幔窗”遺跡、鄭州邙山馬蘭黃土剖面遺跡、義馬侏羅紀植物化石群(古生物群)遺跡、盧氏古近紀“盧氏階”遺跡。
我省地處中原,是中國南北間地質、地理、生物和氣候的天然分界。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我省獨具魅力的地質景觀和彌足珍貴的地質遺跡。
此次評選活動自今年1月開始,共收到各地地質景觀申報43處、地質遺跡申報33處。經群眾投票和專家評審兩輪評選,“雙十佳”評選最終揭曉。評選活動由省國土資源廳主管的資源導刊雜志社與省地質學會聯合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