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傳統文藝 >> 文藝賞析 >> 瀏覽鄭州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2016/10/26 16:44:26 點擊數: 【字體: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本文作者羅云與常香玉大師在一起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青年常香玉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常香玉大師劇照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羅云為常香玉大師排戲(1975)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羅云與《常香玉》劇組演員京劇藝術家沈健瑾(左)和小香玉留影
我所崇敬的常香玉大師——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誕辰93周年
常香玉大師為羅云題詞

    欣逢常香玉大師93周年誕辰,撫今追昔感慨良多,有幸與常大師相處的往事浮現在眼前。

    1956年冬,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鄭州隆重舉辦,名家云集,精英薈萃,是建國以來最盛大的戲曲藝術盛典。那年我10歲,有幸跟隨申鳳梅老師到會獻演《收姜維》,我在劇中跑龍套。我以好奇、新鮮的目光看了很多臺精彩劇目,更有幸的是于1957年1月14日日場觀看了演出大會的最后一場重頭戲,常大師主演的《大祭樁》,由于她的名氣大影響廣泛,偌大的人民劇院座無虛席,演出效果極其強烈,看戲后才知道她就是愛國藝人常香玉,從此,印在我的記憶中。后來我看過常大師演的《花木蘭》《拷紅》《斷橋》《五世請纓》,還看了現代戲《人歡馬叫》《百將渡》《冰山春水》《柳河灣》。

    真正與常大師一起工作,是在1974年10月,河南省文化局從全省抽調戲曲藝術人員,為了參加全國部分省市、自治區文藝(樣板戲)調演,集中在鄭州須水黨校,排演一臺樣板戲選場,劇中主要角色分ABC制。豫劇《紅燈記》“痛說革命家史”,李奶奶由常香玉、華翰磊扮演,李玉和由任安華、李小祿扮演,李鐵梅由虎美玲、王希玲、王秦英扮演;豫劇《海港》“壯志凌云”,方海珍由馬琳、陳泓、楊美榮、谷秀榮扮演,馬洪亮由李良魁、楊發戶扮演;曲劇《杜鵑山》“情深如海”,柯湘由高桂枝、郭鳳娥扮演,雷剛由海連池、鄭中順扮演;越調《龍江頌》“閘上風云”,江水英由劉琳、陳靜扮演,隊長由何全志、龔松山扮演。優中選優,陣容強大。馬鳴昆、張北方是全劇組的負責人,我是越調《龍江頌》的導演,因年輕引起二位領導的不信任,唯恐影響樣板戲的藝術質量。把我叫到辦公室,馬鳴昆很嚴肅地問:“你年齡多大?”“28歲。”我鄭重回答。張北方接著問“哪一年從事導演工作?”“1964年。”我回答后馬鳴昆用懷疑的目光看著我,“排過樣板戲嗎?”“我排過《紅燈記》《沙家浜》《海港》《智取威虎山》《杜泉山》(即《杜鵑山》的前身)。”馬鳴昆聞此“嗯”了一聲,“這次加工排演樣板戲責任重大,省文化局領導很重視,你作為越調《龍江頌》的導演,要努力完成排演任務。”我堅定地表明了態度。后來得知二位領導向越調團的演員詢問了我的情況,通過排戲,才打消了疑慮。全體演員進入緊張的排練,省委宣傳部和文化局的領導不斷來檢查排練進度和藝術質量。每一個角色都有隨時被更換的可能,大家都很努力,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在塑造人物上下功夫,藝術水平得到提高。

    《龍江頌》劇組是由鄭州市豫劇團作為班底扮演群眾角色,一般來說,群眾場面因人多比較難排。我在排練中,他們聽從指揮服從調度安排,全面配合,認真做戲,排練進展順利,戲有明顯提高,多次受到領導的表揚和同志們的稱贊。曲劇《杜鵑山》的排演,在群眾場面處理上有分歧,演員不滿意,讓我幫助排演,化解了矛盾,達到了統一。這樣以來引起了《紅燈記》劇組演員們的關注,要我看他們排戲給予指導。常大師借下班時間讓我在她的住處排練“痛說革命家史”的戲,她親切地叫我“小導演”,并誠懇而謙虛地說:“小導演,這場戲我還沒有把握住,不對的地方你只管要求,我笨讓我多排幾遍,把戲做準確熟練為止。”常大師做起戲來特別認真,充滿創造熱情,從內心情感到外部動作反復演練,不放過一點一滴,我被常大師的藝術人格和執著精神所感動。當時看我們排練的新華社駐河南記者王剛,抓拍了照片,我一直珍惜保存作為紀念。

    經過兩個多月的排演戲基本完成,到省三所演出向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局回報。領導審查后很滿意,指示到開封公演,讓廣大觀眾進行檢驗。在開封連演數場,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在演出期間有一位工人觀眾懷著對樣板戲的負責態度,寫了一封熱情而又善意的信寄給常大師。大致內容是:我曾多次看過你的戲,這次你演的李奶奶,身子胖了些,胸部過高,影響了李奶奶的革命形象。為了對樣板戲負責,使李奶奶的高大形象更完美,望你想法改進為好。常大師看信后及時回信深表感謝。她立即把自己平時穿的中式大襟白上衣,剪去胖的部分,重新一針一線縫緊裹在身上演出。盡管裹的難受壓迫胸部影響呼吸,但常大師還是一直堅持這樣做。充分體現了她對觀眾負責,對戲負責,“戲比天大”的精神,使全劇組的同志們深為感動。

    劇組臨去北京前,領導召開主創人員座談會,主要是讓大家找戲的差距,找戲還存在的問題,會開得很嚴肅。老戲劇工作者、著名導演出于對政治的敏感,對革命樣板戲的敬畏,直言不諱提出:“常香玉同志演李奶奶很不合適,在鐵梅面前是李奶奶還是李媽媽。”他越說越激動,“河南代表團進京參加樣板戲調演,是向首都觀眾回報,是向全國人民回報,我們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能因某種情緒,使我們的演出前功盡棄,影響河南戲曲界的聲望。”參加會議的人員沉默,會場顯得很靜。可常大師百味雜陳、心潮難平,沉重的精神壓力,使她產生了思想動搖和恐懼心理,她真的好怕,怕損傷了樣板戲,怕成為千古罪人。

    1975年3月14日,河南代表團進京在總后勤部禮堂演出。當天晚上代表團抵達北京,全體人員參加卸車裝臺,在等待道具車尚未到來時,心情難以平靜的常大師叫我與她坐在舞臺的地毯上低聲說:“小導演,我反復想來想去,難道我真的不能把李奶奶演好嗎?過去來京是演傳統戲,現在來京是演樣板戲,無論如何也不能對不起樣板戲把李奶奶演砸。你看我哪些地方演的還不準確,你可要給我提個醒啊,我只有把戲演好,才不辜負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和重托。”我看她思想上仍有壓力,安慰她說:“那只是個別人的看法,并不能代表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你千萬不要想的太多影響演出。我深信你一定能把李奶奶演好。”我感受到對戲如命的常大師在暗下決心把戲演好的精神力量。

    經過在劇場試臺排練,3月20日首場演出,常大師提前進入后臺化妝,早早穿上服裝作好準備,一言不發坐在旁邊靜靜默戲。演出即將開始,前臺后臺氣氛相當緊張,當李奶奶上場前,我看到常大師深深吸一口氣,頓時精神振奮,沉穩而又堅定地走到前臺,充滿自信,激情豪邁,把飽經風霜,意志堅定的李奶奶形象展現得真實感人。演到痛說革命家史時的大段念白鏗鏘有力,氣勢奪人,劇場內一千多位觀眾鴉雀無聲。當唱完“血債要用血來償”最后一句的拖腔,觀眾掌聲雷動經久不息。演出結束謝幕時,觀眾起立一個勁地鼓掌。常大師塑造的李奶奶形象完全被首都觀眾認可,而且反響非常強烈,她首演獲得成功。這臺樣板戲選場在京連演六場,常大師閉門謝客,每天都要服用安眠藥強迫自己入睡,提振精神,全力以赴投入到演戲當中,堅守著戲曲人的天職。首都觀眾看戲的熱情越來越高漲贊不絕口,首都京劇界、新聞界的人士和外省觀摩演出的成員,也都被常大師演繹的李奶奶所感染,好評如潮。《人民日報》登載了《紅燈記》的演出劇照,報道了演出盛況。河南代表團圓滿完成了晉京演出任務。

    1990年10月,河南電視臺拍攝十八集電視劇《常香玉》,我應顧琴芳導演之邀擔任副導演,電視劇中30多出戲曲傳統劇目和40多處舞臺內外場景,從河南鞏縣老家到大西北甘肅酒泉,從農村地攤、草棚、高臺,到鄭州、開封、洛陽、西安、廣州大劇院;從常大師早期學演的傳統戲《曹莊殺妻》《楊八姐鬧酒店》《西廂記》到演文明戲《打土地》以及后來改編的《大祭樁》《斷橋》《拷紅》《花木蘭》等由我負責排練,并提供場景方案,安排服裝道具,場景設置,調配角色,組織拍攝畫面。按照劇中的歷史面貌和發展進程,為飾演常香玉的小香玉排練劇中所有的戲。因戲直接關乎到常大師戲曲的人生經歷,所以她特別關心。小香玉每次回家,常大師讓小香玉把我給她排練過的戲演習一遍,看符合不符合她演過戲的要求。小香玉告訴我她奶奶看后,非常滿意。能得到常大師的認可,我感到無比榮幸。

    經過一年多的拍攝,十八集電視劇《常香玉》完成后在河南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連續播放,得到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榮獲1992年度中南6省“金帆獎”,廣電部第十一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提名榮譽獎,中宣部92年度“五個一工程獎”。

    2005年5月,河南省唐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劉芳董事長請我擔任總導演,省三團牛冠力撰稿、朱超倫作曲、郭有鎮舞美設計,共同策劃舉辦“紀念人民藝術家常香玉逝世一周年戲曲晚會”,匯集省會戲曲界的名家高手,高潔、柳蘭芳、王善樸、楊華瑞、華翰磊、虎美玲、王希玲、孟祥禮、魏俊英、范靜、田敏、余同云、李衛紅、張海龍、楊國民、丁建英、李云、王雪鵬、王海生、常如玉、宋淑睿、王偉、荊富彬等,重新組合宏大的舞臺景觀,演繹常大師曾上演過的部分經典劇目,“紅、白、花”《破洪州》《穆桂英大破天門》《大祭樁》《人歡馬叫》《紅燈記》《李雙雙》《海港》等。于6月1日晚在河南人民會堂隆重公演,深情緬懷人民藝術家常香玉對中華民族戲曲事業所做出的杰出貢獻,以及她忠貞不渝的的愛國主義情操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精神。

    常香玉大師開創的常派藝術是鐫刻著時代氣息與人格力量的豐碑,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遺產和巨大的精神財富,必將永遠彪炳日月,流芳千秋。羅云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文化網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梁冠山定格豫劇的粉墨春秋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