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文物保護 建設文化管城
2012/3/12 15:25:1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管城回族區不斷創新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緊緊圍繞新商城組團建設,著力打好歷史文化品牌和民族品牌,文物保護工作成效顯著。近日,“河西袁遺址”、“熊兒河橋”等16處成為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為保護好歷史文化資源,延續歷史文化脈絡,該區于2010年3月底成立全省第一家區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管城回族區文物局。目前,共發現文物點2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8個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0處。
積極構建文物保護網絡體系。從區政府至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均設立文物保護機構,并成立基層文物保護志愿者隊伍。全區充分利用三級網絡體系,全面開展文物行政執法工作,發現違法現象及時處理解決。同時,不斷加大文物安全排查力度,完善了市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安全基礎檔案,做到“日日有巡護,周周有匯總,月月有評比”。
營造濃郁文物保護氛圍。大力開展文物知識“四進”即進社區、進校園、進鄉村、進機關活動,通過編纂文物志、制作歷史文化畫冊等形式,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多渠道、多層面加強文物保護宣傳力度。
創新推進文物保護科學化發展。積極組織人員進行田野踏查,澄清底數,將政務信息、政策法規等內容納入數據庫管理系統,逐步形成“分類儲存、數據準確、流程規范”的工作模式。將文物工作主動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用科學規劃統籌文物保護與基本建設、城鄉發展、舊城改造、旅游開發、改善民生的關系。積極做好北大清真寺的整體文物保護規劃,對其進行有效保護、控制、利用及整體提升改造。同時結合城郊村整體改造,認真編制列子文化及景觀展示規劃,提升文物景點綜合效應,改善出入市口形象。
今年,管城區將圍繞新商城組團建設,積極配合實施文物保護項目建設工作。除對組團范圍內的200余處文物遺跡進行普查,將石刻、石碑等文物精品集中在一起,對外陳列展覽外,還要結合南水北調帶狀公園建設工程,合力打造站馬屯遺址公園。
由于不斷創新管理機制和發展舉措,各項文物保護工作得以穩步實施,管城區獲得了鄭州市文物系統先進集體、文物安全工作先進單位、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建設先進單位、文物宣傳報道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來源:鄭州日報 時間:2012-3-12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