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年
“修女鶴”再次光臨黃河濕地
2009年初冬,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在黃河河灘中第一次發現一只非常珍貴的白頭鶴。也是鄭州有記錄的第一次。
白頭鶴分布于歐亞大陸,地球上現存的野生數量僅7000只左右,現已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因其體型嬌小,性情溫雅,頭頸為雪白柔毛,下體為灰色,狀如著裝修女,故又稱為“修女鶴”。
昨日,黃河濕地發現了4只“修女鶴”,兩只成鶴帶兩只幼鳥剛飛抵黃河濕地內停留覓食。“時隔3年,‘修女鶴’再次光臨黃河濕地,說明這個瀕危種群情況有些好轉。”濕地工作人員說。首席記者 徐富盈/文 廖謙/圖
4只“修女鶴”優雅覓食
昨日上午,記者趕到黃河濕地保護區,主任王恒瑞拿出他剛拍到的一張圖片。
圖片河中間一個小沙洲,一大群灰色鶴群立在沙洲上,有的伸頸長鳴,有的低頭啄沙。其中兩只頭頸都是白色的鶴,站在它們中間,一旁有兩只頭頸也白的小鶴,認真在沙內啄食。
“這4只都是白頭鶴,它們每年從中俄邊境向南去澳大利亞越冬,剛到鄭州黃河濕地停留和休整。隨著天氣漸冷,它們會慢慢向南遷移。”王恒瑞說,一般雄性白頭鶴大雌性1歲以上,終年形影不離。用31天左右的時間來孵化兩枚蛋寶寶,夫妻輪流孵卵。
黃河濕地漸成美麗鄭州標志
“每年10月底到12月中旬,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候鳥南飛,中途在我省停靠的時間。”
王恒瑞說,鄭州黃河濕地西邊從鞏義與洛陽交會開始,至東側的開封接壤,共158.5公里,屬省級自然保護區,野生動物比較豐富,鳥類共有169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大鴇、東方白鸛、白頭鶴、黑鸛、獵隼等10種,其余大小天鵝等二級重點保護動物33種。
“在169鳥類中,留鳥有42種,候鳥有127種,屬《中日候鳥保護協定》中的鳥有79種,屬《中澳候鳥保護協定》中的鳥有23種。1971年2月3日,由18年締約國在伊朗的拉姆薩爾簽訂了《關于特別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是全球唯一的針對單一生態系統保護的政府間公約,我國于1992年加入了這一公約。”
亞太候鳥遷徙有東中西3條線路,東線從美國阿拉斯加到西太平洋島,經我國東部省份;中線從西伯利亞到澳大利亞,經過鄭州黃河濕地;西線從中亞各國到印度半島北部,經過青藏高原。經過中間線路的候鳥,經過省份人口密集,雖有濕地,但極易受到傷害。
“這些年,隨著市民愛護候鳥的意識日漸增強,森林公安加大追查力度,獵殺候鳥的行為越來越少。黃河濕地漸成美麗鄭州的標志之一,但是我們不能對獵殺候鳥行為掉以輕心。”
濕地發現捕鳥粘網
昨日上午,記者隨保護區工作人員小劉,一起沿黃河大堤向東巡查。
10點多,記者利用望遠鏡發現河心沙洲上大量的赤麻鴨。
近中牟河灘內,遠遠一片白色。工作人員小劉驚喜起來,原來是19只大天鵝站在淺水中間,不時把長長的脖子伸到水里去,吹得它們的羽毛來回擺動。“這幾天,相繼有斑嘴鴨、天鵝等趕到黃河濕地。大鴇、黑鸛也觀測到了。”
“我們也在黃河灘內發現有人用粘網捕鳥。”王恒瑞說,前天上午,他們在一生態園邊看到有人立有捕鳥的粘網。“上邊粘了6只信鴿和1只斑鳩,信鴿都還活著,腳上都帶環,而斑鳩已經被纏死了。”
“湖南的千年鳥道正在遭受來自人類的劫難,為了利潤,當地人正在屠殺過往的候鳥賺錢。在鳥多的時候,打下來的鳥像下雪一樣。在當地有的村落,一年捕獲的南遷候鳥就高達150噸以上。太殘忍了。”王恒瑞說,這幾天,湖南警方已刑拘8名偷獵者,對每名舉報者進行5000元獎勵,繼續追打偷獵者。
“沒有需要,就沒有傷害!這是公益中保護野生動物的詞。有些飯店悄悄出售野生鳥類的菜,才導致有人捕殺候鳥。”工作人員介紹,在鄭州黃河邊上,有不少違規的漁家樂出售野味。“紅燒斑鳩,50元一份。還有雁鵝,300元一只。面對執法人員,他們都說家養的,但對顧客都說是野生的。”
加大宣傳,保護美麗濕地
王恒瑞介紹,現在對鄭州黃河濕地候鳥威脅的捕殺行為:一是投毒。二是電網。三是粘網。四是小口徑槍。
“針對這些行為,我們一是建立綜合防護隊,隨時巡查;二是為附近市民和前來黃河的市民加大護鳥宣傳,發倡議書;三是建三級聯網,管理中心和各縣區管理站為點,招收監測協管員為面,把黃河濕地全方位護好,加強灘區防火”。
就在記者離開時,又有約200只灰鶴落入黃河灘內。
鄭州市林業局野生動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尚光鑄介紹,近來,在其他省份出現了對候鳥亂捕亂獵的現象。
“作為鄭州黃河濕地,四通八達,我們更要做好宣傳教育,我們與森林公安一起,堅決對偷獵者進行嚴厲打擊,一旦發現有人偷獵,要立即舉報和報警。確保所有候鳥從鄭州安全通過。只有大家一起努力,黃河濕地的鳥類才能與我們和諧相處,為美麗鄭州作出貢獻。”
省林業廳森林公安局開通了候鳥資源保護舉報電話:0371-85533763。經過查實的,舉報人最低可獲1000元,最高可獲5000元獎勵。(原標題:“修女鶴”再次光臨黃河濕地 成美麗鄭州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