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然屹立在上街村道路旁人行道上的扁鵲廟的“大門樓”
鄭州上街區上街村的馬路邊,我們驚奇的發現了座蘆醫廟的一部分,稱為“大門樓”,還有三四座大殿在一個單位院內,我們怎么也沒有叫開大門,沒能進去拜拜這位名醫。
蘆醫,戰國時醫學家。本姓秦,名越人,號扁鵲,渤海郡莫人。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反對巫術治病,遍游各地行醫,是古代良醫的稱號。所以人們修建了如此規模宏大的廟宇來祭拜。
最后,我們來到了今天考察的重點村落---馬固村。一到村口,見到接待我們的著名畫家王德安先生,王先生告訴我們馬固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方。“三朝樞密院,九子進士公”的王博文家族,就出在馬固鎮。隨后,王先生帶領我們參觀了王氏家廟,關公祠和王氏古民居等。
在提到馬固村子當初設計時的防御功能,王德安先生說:馬固村作為一個古寨,當年的高2丈,底寬2丈,頂寬1丈2尺,平如道路,亦可行車,現僅存兩段寨墻。古寨整體的道路設計不是按照我們常規村莊的十字路口的方式,而是呈“丁字路”形狀,同時道路也不是筆直的,而是呈弧形狀,這樣當你站在任一人家的大門口都可以看到這條街道上其他人家門口的情況。這樣設計的目的就是一旦匪徒進入村莊,他的行蹤則暴漏無疑,村民可以很快發現,并采取防護行動。
在古寨南門內我們還發現了當年被稱作“龍頭嘴”的小生態園,有人戲稱為“古樹開會”,一個小的土包上竟然長出了五種樹:枸樹、柏樹、棗樹、槐樹、榆樹,真可稱為“精英薈萃,和諧社會”的一個自然寫照。
在馬固這個不算很大的村子竟有兩座教堂: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馬固的天主教堂與鄭州銘功路的天主教堂和滎陽油坊村的天主教堂并稱為鄭州民國初期的三大天主教堂。
王先生告訴我們為了更好地傳承和保護王氏家族的歷史和文化,專門成立了馬固王氏文化研究會。他們定期進行文化交流和書畫展覽,極大地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原標題:保護鄭西古民居 我們在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