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武術;創新傳播形式,開創嶄新篇章。3月12日,由陽明中天(北京)影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各武術傳統門派共同發起的旨在打造中華武學傳承體系,塑造青少年人格,傳遞“君子文化、士子精神”,講好中國武文化故事的中華武學傳習館聯盟授牌儀式在河南鄭州舉行。
上午,舉行了中華武學傳習館聯盟館長見面會。河南教育國際交流專修學院董事長侯福祿,著名心意六合拳武術家呂延芝,著名心意六合拳武術家李洳波,陳鑫太極拳傳人、著名太極拳武術家陳沛菊等武術界名家及嘉賓共聚一堂,對傳統武術的發展現狀與今后的發展方向作了熱烈的探討。見面會由清華大學教授喬鳳杰主持。會上,來自安徽、吉林、四川、云南、山東以及省內部分地市的武術家,為武術傳承、發展以及在發展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展開討論。
李洳波
陳沛菊
呂延芝表示,“中華武術是我們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她發自內心地為傳統武術自豪,并動情地說:“只要需要我,我會全力以赴”。李洳波對心意六合拳的現狀、發展做了介紹。會上,陳沛菊介紹了陳鑫太極拳的傳承與發展情況。并希望中華武學傳習館聯盟這種為傳統武術搭建的商業發展平臺,能夠探索出尋求傳統武術發展的新模式。她表示,未來道路很漫長,困難也會很多。但我也相信,我們在座的都會為了傳統武術的發展而積極努力!并希望大家互相努力,互相支持!古建筑學家羅嬋介紹了中華武學傳習館聯盟的概況。
下午,舉行了中華武學傳習館授牌儀式。清華大學教授喬鳳杰首先致辭,介紹開辦中華武學傳習館的目的和重要意義。他從“傳統武術非常好”,“傳統武術發展不好”,“我們該怎么辦”幾個方面對傳統武術的現狀、發展作了發言。李洳波表示,相信以這個平臺為契機,傳統武術一定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生命不息,傳拳不止!作為陳家溝陳氏第二十世、陳氏太極拳第十二代傳人的陳沛菊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研究和傳承陳鑫學術思想及技術體系為內容,以培養德藝雙馨、理技并重的陳鑫太極拳優秀傳承人為已任,和許多傳承人一樣,她帶領著她的學生為探索一個當今社會適合拳術發展的模式而不斷努力著。她希望,“我們更多的傳承人開始從思想觀念上進行更新和變革,吸納這些商業、經濟發展模式注入到傳統武術發展當中,使傳統武術真正能煥發時代的光芒!”
會上,呂延芝莊重宣讀《中華武學傳習館聯盟聲明》。羅嬋,李洳波,陳沛菊,侯福祿,著名武術史學家馬愛民,平頂山學院體育學院副院長王繼強,河南理工大學教授申國卿,洛陽師院武術系主任姚偉華、河南師范大學教授吉燦忠等為各個單位授牌。
文化是在不斷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傳統武術也不例外。會議現場,太極拳和心意六合拳的弟子們,為大家作了精彩表演,展示他們長期學習、積累的成果。
傳承中華武術,弘揚傳統文化。傳統武術隨著時代不斷發展,傳統文化的傳承者們也在不斷探索、創新、前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