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記 >> 瀏覽鄭州

登封馬鞍山里探秘“陽乾”

2018/4/13 15:13:52 點擊數: 【字體:


    在登封驢友之間,常聞陽乾山,只聞其名,不見其形,后來才知是現在登封市的馬鞍山。 周末,和朋友一起去登馬鞍山,并揭開她一層層美麗的面紗…… 登封時報 孫淑霞 文/圖

    陽乾山黃城故城遺址:隨處可見華夏民族的文化符號

    陽乾山是漢代山名。春秋戰國時期稱非古山,今稱馬鞍山。在登封市君召鄉北境,以其處古陽城之乾方(西北方)而得名。有三峰東西并列,山有三峰,中嶺端正方廣,東西兩峰尖削拱峙,自伊川東望,西峰陡立,形如倚箔,古稱倚箔山;自偃師南望,東峰狀似馬鞍,故名馬鞍山;又因三峰并列,俗稱筆架山。前寒武紀地層經“嵩陽”“中岳”“少林”三次造山運動,又受“燕山”運動影響而成。

    《漢書·地理上》“陽城(縣)”條下有“陽乾山,潁水所出”。即指此山。潁水,今稱潁河。源出陽乾山,東流至安徽潁上東南入淮河。

    昔日陽乾山是宜居之地,此地為潁川郡,秦王嬴政十七年置。這方土地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說。

    相傳,這里是上古高士許由和古代孝賢潁考叔的故鄉。在這里,堯帝曾三次召見許由禪讓帝位;春秋戰國時期,鄭國國君鄭莊公召見潁考叔有了“掘地見母”的故事。于是取“君王召見”和“君子之召”之意,便有了今天的登封市“君召”鄉之名。這里有新石器文化“南洼遺址”“胥店仰韶文化遺址”和“黃城故城遺址”,有保存完好的堯帝禪封許由的禪壇遺址和億萬年的古木化石等。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隨處可看到華夏民族的文化符號,可以說是“抬腳踢住秦磚瓦,伸手摸住夏文化”。

    陽城西北望陽乾:陽乾山得名與大禹有關

    陽乾山是怎樣得名的,據說與大禹有關。

    相傳帝堯時,中國洪水滔滔,帝堯讓大禹的父親鯀治水,可鯀治水九年而不見成效,于是堯聽從舜的建議就派人將鯀殺掉了。

    起初,鯀被封于嵩山一帶,嵩山又稱崇山,因而被稱為崇伯鯀。而嵩山西部,今君召黃城一帶則是許由部落的棲息地。堯年事已高,聽說許由是個賢人,就來到嵩山西部尋訪許由,想禪位于許由,誰知許由避而不見,堯曾三次到君召南部馬嶺山去尋訪許由,并在山崖下歇息,但都是失望而歸。許由后來逃隱到了箕山。君召南山的三過堯村、許由崖皆因此而得名。

    大禹的少年時期就是在嵩山腳下以及黃城度過的。鯀被殺后,舜又讓其兒子大禹治水,大禹帶領伯益、后稷、契等人走遍了全國各地,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治水方案,經過十三年的努力,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治平了洪水。因治水有功,舜賞賜給大禹一塊黑色的圭,讓其祭祀其祖山嵩山,并命大禹攝政。十七年后,舜帝駕崩,大禹也像舜避丹朱一樣,讓位于舜的兒子商均,自己避居于家鄉的陽城。商均傲慢無道,諸侯們和老百姓紛紛到陽城來朝拜大禹,大禹于是在陽城即天子位。遂將大苦山改為陽乾山。在嵩山文化里:堯訪許由、鯀都黃城、舜遷負黍、禹都陽城、大苦山更名陽乾山,一脈相承。

    嵩山地區現在還流傳一首民謠:

    堯聘許由三不來,

    許由崖前空徘徊。

    三過堯村美名傳,

    黃城空筑禪讓臺。

    良禽擇棲箕山頂,

    陽城西北望陽乾。

    在嵩山這片古老、奧秀的土地上,隨處可看到中華民族的文化符號……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晚報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