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載,二七區正在對區內的17個城中村進行拆遷改造,引資重建。規劃將在三年內改造完畢,實現農村向社區轉變,農民向市民轉變,這些融入城市的村莊將要永遠消失。然而村不復存在了,但村莊的名字帶有濃厚的鄉土特色,為村民們所知,將作為一種記憶留在人們的心中。
(1)小李莊村:位于大學路與政通路交叉口東西兩側。清末年間,李氏始祖從山西洪洞縣徒步居于此,安家落戶,后來子孫繁衍形成村莊,起初村子不大,就叫小李莊。清末民初,鄭縣地圖上才顯示有小李莊這個村名。后來人口越來越多,成為一個大村莊,仍叫小李莊。1985年,修筑金海大道時(現改叫大學路)將村子分東、西兩塊,現無耕地,村辦有工商業、燈具城等。
(2)佛崗村:位于二七區東南部。村志載:明代一李姓由州南二十里鋪遷此,村東沙崗上有座佛寺,又叫佛爾廟,因廟內僧徒犯罪被官府查抄,后改叫佛崗。1984年黃河科技大學在佛崗村創建,耕地很少,大多以服務、租賃業為主。
(3)菜王村:是市區一個農業村,位于大學路與中原路交叉口東南角。明朝洪武年間,王姓兩兄弟從山西洪洞縣遷此,位居老城之西,以種菜為生,特別是種植的冬瓜、大白菜,在鄭縣有名,故稱“菜園王”。清朝末年,改稱菜王村至今。已無耕地,以商業、服務業為主。
(4)齊禮閻村:位于二七區西南郊結合部。閻始祖碑文載:唐代將軍閻彥翹、閻奇曾駐軍此地,叫留興屯,到清乾隆年間,齊姓遷屯里居住的人增多,易今名。村民們以種蔬菜為主,曾是供應市內主要蔬菜基地之一。現已無耕地,以服務業、租賃業、商業為主。
(5)孫八寨村:位于二七區南部。據《鄭縣志》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孫七、孫八兩兄弟,取名孫院。孫七死后,剩下孫八,村子逐漸擴大,為防盜、防搶筑建有土寨,故名孫八寨。”已無耕地,村民以租賃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