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鄭州 >> 走進鄭州 >> 印象鄭州 >> 瀏覽鄭州

中牟箜篌城

2014/7/1 16:33:02 點擊數: 【字體:

    箜篌城為春秋時期鄭國所筑之城,遺址在今鄭州市中牟縣的韓寺鎮境內,后來毀于戰火。如今來到這里,只能看到其舊址上唯有一個村莊存在,古老城鎮的動人風貌已經蕩然無存,昔日的繁華盛景只能在心中想象。此處所形成的村落名叫“古城村”,1981年,中牟縣全縣地名大普查時,為了和中牟的西古城清晰地區分開來,這里被稱為“東古城”,并一直沿用至今。東古城距離中牟縣城大約10公里之遙,人們世代辛勤耕種,安于田園生活,男耕女織,生活恬淡,民風淳樸,古人的流風遺韻在這里依然能隱隱感覺到。

    關于“箜篌城”的名字源流,古代史籍《太平寰宇記》中曾經有這樣明確的記載:“箜篌城在(中牟)東南二十里,昔日師延在此造箜篌以悅靈公。”所謂“箜篌”,是古代的一種樂器,它和“瑟”的形狀相似,“瑟”也是古代的一種樂器,但是箜篌比較小,其聲音清越悠揚,十分好聽,古代的歌舞之中經常有箜篌的演奏,是當時那些貴族士人娛樂的主要樂器之一。

    從古代的文字記載來看,箜篌城之名的來源,主要就是因為師延在這里制造箜篌來取悅靈公,因此就以樂器之名作為城之名稱,叫作“箜篌城”。當時,由于這里處于九州之腹地,地勢平坦,物產豐富,土地肥沃,水流清澈,氣候適宜,風景宜人,是人口聚居的首選之地,因此人丁興旺,一派繁榮的景象。

    又由于春秋時期中牟屬于鄭國的管轄之地,于是,鄭國就在這里建筑了一座城池,在里面設立了專門供國君和王室貴族休閑娛樂的場所,為了保證樂器的及時供應和質量的精良,這里還集中了一批技藝精湛的樂器制作匠人,建立了一個大型的制造樂器的作坊,專門為宮中的演奏者提供優質精美的樂器。

    到了戰國時期,刀兵四起,烽煙不斷,各個諸侯國之間為了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為了爭當霸主,紛紛起兵攻城略地,致使戰火頻仍,許多城池和建筑被毀。箜篌城也沒能幸免于戰火的洗禮。

    戰國時,箜篌城就成了著名的古戰場,昔日的夜夜笙歌和日日歌舞被激烈的戰爭所取代,箜篌城演變成了刀兵相見的“曲遇聚”,一場又一場的戰爭在這里展開。

    戰火一直持續到秦朝末年還沒有停息。當時,漢高祖劉邦的大軍在這里大敗秦朝大將楊雄,刀光劍影,使“曲遇聚”之名被赫然書寫于史籍之中,成了一個頗耐人回味的歷史名詞。

    清朝康熙十四年的《中牟縣志》中,對于箜篌城也有記載,只不過那時這里已經被稱為“古城”了。清朝康熙年間,這里屬于汴州管轄,而且還是汴州治所的所在地。《綱目集覽》中引《地理志》記載說:“河南中牟縣今屬汴州,縣在州西北二十里。按:縣在西北,州在東南,方向里數結合,疑此古城是其遺址也。”從這段記載可以知道,箜篌城(即現在的東古城)曾經一度成為汴州的州府所在地,其歷史淵源和文化底蘊由此可見是非常豐厚的。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鄭州日報(2014-07-0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