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帝王為顯示其權貴富 有,多崇尚厚葬,選擇風水寶地作為陵寢。陵寢多封土為 丘,雕石儀仗,筑墻護衛,構成龐大莊嚴的陵園。鞏義市的北宋皇陵保存較好,陵丘高聳,石雕儀仗高大完整,排列有序,蔚為壯觀,是全國最大、保存最好的帝陵之一。
北宋皇陵,位于鞏義市孝義、芝田、西村和回郭鎮一 帶高原上,綿亙10余公里。北宋9帝,除徽、欽2帝被金所擄,囚死在漠北外,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及宣祖(太祖之父趙宏胤),均葬于此,統稱“七帝八陵”。陵區陪葬皇后陵21座,親王墓15座,寇準和包拯等大臣墓7座,加上帝系太子、公主和近臣墓,共144座,分布4個陵區。西村陵區:自宋宣祖開始,太祖、太宗都葬在這里,還附葬有皇后陵10座和子孫墓140多座。蔡莊陵區:真宗葬此。城關陵區:仁宗、英宗兩陵東西并列,相距200米。八陵區:神宗、哲宗葬此。
北宋皇陵的基本相同,均坐北向南,自南向北由鵲臺、乳臺、神道及兩側的儀仗石刻、陵園和地宮組成。陵前排列的石刻,是我國現存唯一的宋代石刻群,規模宏大、中外游客嘆為觀之。1982年,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