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歷正月初五,俗稱“破五”。民俗專家解釋說,“破五”是送年的意思,過了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復(fù)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狀態(tài)。舊時,初一到初五民間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飯,婦女不能動針線,不能打掃衛(wèi)生,不能打碎東西,等等。人們認為,初五、十四、二十三為不吉之日。正月初五是年后的第一個不吉日,非常忌諱走親訪友,人們都在自家改善生活。過了初五之后,這些禁忌就解除了,所以把這一天稱為“破五”。 “破五”這天,安陽人都要吃餃子。
初五這天還有送窮的習(xí)俗,就是將灶灰和清掃房屋掃出的垃圾送出門外,再放炮驅(qū)邪,寓意在新的一年里送出窮困,迎來富裕和幸福。
但關(guān)于大年初五還有一種說法,傳說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正月初五這天早上,所有因為過年而關(guān)門休息的商店都要開張營業(yè),大家燃放爆竹,迎接財神,祈求財神保佑一年財運亨通。
從臘月三十到正月初五這段時間,孩子們吃得好,穿得漂亮,玩得開心,哪怕有了過失,也不會挨罵挨打,這是老輩人傳下的規(guī)矩。誰打罵孩子,就會受到眾人譴責(zé),所以孩子們最盼望的是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