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名人名家 >> 身邊名人 >> 瀏覽安陽

一個殘疾農家青年的奪金夢(2)

2013/10/22 14:37:30 點擊數: 【字體:

    申同慶的父母幾乎傾家蕩產,也沒能治好申同慶的病。背負“小矮人”的綽號,申同慶開始了自立自強的生活。

    “小矮人!小矮人!”同學們的叫喊聲刺痛著申同慶年幼的心。申同慶不再像往常一樣開朗,他的性格開始變得孤僻。

    體育課上,申同慶常常趴在教室的課桌上發呆,生怕同學笑話他,他不愿和大家一起上體育課。放假時,他就待在家里,守著那臺小黑白電視機看。

    一個偶然的機會,一個電視節目讓申同慶的性格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并在他腦海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2000年,在悉尼殘奧會的游泳比賽中,他看到有20多名年齡在18歲以上、和自己一樣身高的殘疾人選手。他想,他們也能參加體育比賽?也能像正常人一樣奪得金牌嗎?比賽開始了,殘疾運動員們在碧波中頑強拼搏,電視畫面上的觀眾情不自禁地為他們送上雷鳴般的掌聲……

    申同慶沒有想到,他們雖然肢體殘缺,但一到水中,卻像許多健全人一樣流暢地劃水。當獲得冠軍的運動員登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整個會場沸騰了,掌聲經久不息。殘疾運動員領獎的那一幕深深地印在了申同慶的腦海里。從那時起,申同慶萌生出一個想法:“同樣是殘疾人,我為什么不能?除了個子矮,我哪點兒比別人差?振作起來,我要給大家看看……以后我也要當一名運動員,像體育明星一樣,得獎牌,拿冠軍。”

    艱難跋涉

    有了體育夢想之后,申同慶從此像變了一個人,他下定決心,無論干任何事兒都要更加努力,爭取比別人干得更好。從此,在田野、河灘、操場……多了一個小個子的身影,跑步、壓腿,把樹根舉過頭頂,把鵝卵石扔到河中。日積月累的鍛煉練就了申同慶健康的體魄和大于常人的力氣,和同學們掰手腕,申同慶沒有對手;和同學們游泳,申同慶不比他們落后。同學們對申同慶說:“如果你將來上體校,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初中畢業后,馬上就要上高中了,可是,父親的病常常犯,家里又收養了一個妹妹,而妹妹年幼需要上學,家里的這種窘況,讓申同慶毅然決定輟學回家務農。在回家務農的同時,他利用農閑時到本村附近的一家鋁制品廠打工,就為掙一些小錢貼補家用。

    在工廠上班時,同慶和在學校一樣起得很早,跑跑步,打打拳,練練臂力,由于長時間的鍛煉,他的力氣越來越大,在同伴和工友當中逐漸小有名氣。工作中,申同慶常常挑重活做,干起活來比正常人力氣還要大,很受老板和工友們喜歡。慢慢地,工友們發現申同慶雖然個子長得矮小,但力氣卻大過常人。于是就有人開玩笑說,你如果能參加殘疾人體育比賽,一定會得獎。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工友們的話再次點燃了申同慶的體育夢想。

    “雄鷹志在藍天,不會因肢體殘疾變成麻雀,在屋上屋下嬉戲;駿馬志在千里,不會因肢體殘疾變成毛驢,在村里村外游逛。只要心中的火焰在熊熊燃燒,就不會把理想和信念拋棄…… ”申同慶在日記本里記下了這樣的話,以此激勵自己。

    “那一段時間,我的體育夢想與眼前的現實一次次發生著激烈的碰撞,讓我整夜整夜無法安睡,我是這樣一直干下去呢,還是去追尋那個夢?”躊躇中,申同慶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工友們,工友們很支持他。他和廠里的老板談了談,老板對同慶說:“盡管我知道你的想法是好的,可是不容易啊,你一天體校都沒有上過,怎么能參加比賽呢?不過,你要試一試。不管怎么樣,以后只要你愿意回來上班,我隨時都接收你。”

    老板和工友們的鼓勵給了申同慶很大的勇氣,回家后,同慶鼓起勇氣對父母說了自己想參加體育比賽的想法。母親說:“同慶啊,死了這條心吧,不是媽不支持你,你看咱們家沒有門路,又沒有錢,換句話說,就是想去參加比賽,也不知道該找誰報名呀!”父親說:“我和你媽都支持你,可我們過的就這時光,再說我倆又沒見過世面,就是想幫你也幫不上啊!”

    看到父母的無奈,申同慶沒有失望,而是四處找人想辦法,打聽殘疾人參加體育比賽的事兒。有一天,他找到了自己的鄰居陳明慶。陳明慶經常到鄭州進貨跑生意,見多識廣,興許能幫上忙。于時,申同慶多次登門拜訪,請求陳明慶幫忙。

    “看到申同慶一次又一次找我,我很感動,于是我就答應了同慶。”陳明慶回憶起當時的情景,激動地說。

    當問到申同慶為什么第一個找的人是陳明慶時,申同慶說:“我當時只知道陳叔叔從小在外面闖蕩,見多識廣,而且肯幫助人。后來的事實證明,陳叔叔是把我領上體育道路的第一個恩人。”

    申同慶把自己想參加體育比賽的想法對陳明慶說了以后,陳明慶覺得雖然很為難,但是被這個身體有殘疾的小個子的一再請求感動了,答應去鄭州進貨時,幫著打聽打聽。此后,陳明慶每次去鄭州進貨時,總要想方設法給省殘聯打電話咨詢殘疾人體育比賽的事。當陳明慶了解到2009年在焦作舉行省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時,就帶著申同慶到省殘聯找到了有關領導,咨詢參加殘運會比賽的事。那是申同慶第一次坐火車,在火車上,申同慶第一次親身感受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他覺得自己離參加體育比賽為時不遠了。

    到了鄭州,申同慶得到的消息是,因經費不足,體育隊不想再收人了。同慶好像被潑了一瓢涼水,兩人都傻眼了。申同慶眼里含著淚水懇求:“領導們,行行好吧,我從小就想參加體育比賽,我舉重、游泳比常人都要好,我力氣大得很,給我一次機會好嗎?”省殘聯康復教育研究中心投擲隊的王文彥教練被申同慶感動了,覺得申同慶跑這么遠挺不容易的,再說錯過一個好的運動員是很可惜的,于是就對申同慶說:“這次比賽,舉重、游泳這兩個項目名額已經滿了,報名鉛球和鐵餅兩個項目的人還不夠,你報個鉛球試一下吧。”當時,申同慶心里咯噔了一下,來鄭州他是沖著舉重和游泳來的,鉛球只是上學時接觸過,沒有受到過正規的訓練,能行嗎?但是,想到王教練給了一次難得的機會,對他來說,能試一下就是絕好的機會,不能放棄。申同慶當時感覺自己一下子“有救”了。在投鉛球時,他使出全身力氣投了一次。看到申同慶投鉛球的架勢,王教練一驚,多么好的爆發力,多么好的苗子呀!王教練一下就相中了申同慶,“非常不錯,1.7米左右。”王教練大聲說。隨后問申同慶平常在家訓練過沒有。同慶說沒有,只是自己平常在村頭的小河邊經常扔石頭,在田野里經常扔土坷垃。王教練拉著申同慶的手說:“隊里暫時收下你了,以后要好好練。”然后,王教練向有關領導匯報、申請,最后終于把申同慶留了下來。

    申同慶非常高興,激動地對王教練說:“我以后會刻苦訓練的,我不會辜負你們的希望。”

    之后,申同慶在鄭州集訓隊接受了50多天的正規訓練。在鄭州集訓期間,申同慶如魚得水,他抓住機遇,利用分分秒秒的時間強化訓練,進步很快,顯示出了超常的潛質。憑著多年的運動員及教練員的經驗,王文彥教練從申同慶的身架、關節的柔韌性及氣質、靈敏度等方面察覺出他是一棵好苗子。申同慶說:“世上還是好人多。在鄭州,我碰到了領我踏上體育道路的第二個恩人王文彥。”

    刻苦訓練  

    古語云:玉不琢,不成器。殘疾人練習鉛球比正常人練更辛苦,每做一個動作都要付出超過常人十幾倍的努力。高強度的訓練,讓許多孩子因為體力跟不上,都灰心喪氣了,有的打退堂鼓,有的吵著鬧著要回家。而申同慶卻強忍訓練之苦,從來沒有向教練喊過苦叫過累。在訓練場,申同慶每天都是第一個來最后一個走,訓練時他中途一般不休息,也很少喝水,因為怕喝水多了上廁所,會耽誤訓練時間。

    申同慶是這批學員中最好學、最勤快、最有眼色、最愛幫助人的孩子。他常常在業余時間積極主動為其他行動不便的殘疾人端水、墊背、送飯,被其他運動員稱為最能干的人。

    在訓練當中,申同慶每天堅持天不亮就起床,他深知,身殘更應志堅,要懂得自尊、自愛、自立、自強,不做家庭、社會的累贅,應該有一個積極的人生。“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獲,我必須刻苦訓練,才能取得好成績。也許對別人來說,我是吃了些苦,但我是個運動員,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做不到就不是個合格的運動員。”提起練習時受到的苦,申同慶激動地說。

    經過近兩個月的集訓,申同慶的悟性、接受能力、訓練進展讓王教練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看法,申同慶一定會取得好成績。王教練對同慶說,今年7月,為備戰省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在安陽會有一個選拔比賽。

    日子像流水一樣,7月到來了。申同慶參加了由林州市殘聯組織的20多人的代表團,到安陽參加了選拔比賽。申同慶顯示了自己的實力,他與張紫玉等4人被留在安陽繼續訓練,準備迎戰10月在焦作舉行的省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

    拼搏摘金

    10月11日,省第五屆殘疾人運動會在焦作體育館如期舉行。申同慶代表安陽殘聯參加了比賽。

    在比賽前一天,王文彥教練告訴申同慶,在他的對手中,有一位來自濮陽的隊員,他實力最強,曾參加過全國殘運會,而且取得過全國的第四名,是最大的競爭對手。

    比賽前夜,申同慶徹夜未眠。“我失眠了,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既激動又擔心,激動的是我明天終于如愿以償,參加比賽了,擔心的是自己面對的是一個參加過國家比賽并取得過全國第四的人。”申同慶一邊心里默想,一邊暗暗鼓勵自己:“申同慶,你是好樣的,一定要做最好的自己,一定要沉著。”

    在11日的比賽中,在強手如林的競技場上,申同慶憑借執著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不負眾望,一舉奪得4公斤級鉛球7.28米的好成績,位居第一。在取得第一塊金牌后,他并沒有高興,而是躲在一邊練習鐵餅,迎接13日的鐵餅比賽。“這兩天我都會保持訓練,今天就練了兩個多小時。13日的比賽,不想別的,拼了!”申同慶對王教練說。

    在13日的鐵餅比賽中,申同慶又以1公斤鐵餅21米的成績再次奪金。這兩項成績雙雙打破了省殘運會紀錄,申同慶為安陽奪得兩塊含金量特別高的金牌。

    當站在領獎臺上的那一刻,申同慶流下了淚水,他把金牌放到自己的鼻子跟前,又含到嘴里,想聞一聞和細細“品嘗”這金牌的味道,他知道這閃閃的金牌背后包含的不僅是幸福,還有好多好心人為他付出的艱辛和努力。

    比賽結束的當天晚上,申同慶再一次徹夜難眠。

    他想把這一消息告訴自己的父母和幫助過他的人,于是他借來王教練的手機打電話到鄰居家里,讓鄰居把自己得了兩塊金牌的好消息告訴了父母。鄰居大娘接到電話后,高興得一夜未眠,第二天天不亮就跑到同慶家里向他父母報喜。

    同慶的媽媽回憶道:“我聽說同慶得了兩塊金牌的消息后,馬上到鄰居家打電話告訴我家的親戚朋友。”

    參加過省殘運會后,申同慶回到了老家。他要一邊打工,一邊參加訓練,備戰明年的全國殘疾人錦標賽。

    志存高遠

    面對榮譽,申同慶表現出驚人的沉著,他認為他所取得的成績,不是奇跡,只是努力所得。此次殘運會之行,讓申同慶真正經歷了一次人生之旅,他第一次深切感悟到自信、自強與堅持是一個殘疾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他說:“只要用心去做,我信我能行!”這就是申同慶的成功秘訣,也是申同慶書寫自己美麗人生、為家鄉創造奇跡所依賴的精神食糧。

    申同慶母校的學生說:“以前崇拜歌星、影星,沒想到我們身邊就有一個讓我們佩服的明星。申同慶身體雖然有殘疾,但他從不向困難低頭,從不向命運屈服的精神也永遠鼓舞著我們,他是我們真正崇拜的明星。”

    申同慶的工友獲悉后感慨地說:“在我們眼里,申同慶不是一個殘疾人,而是一個和我們一樣健全的人。我們知道他成功的背后吃了很多苦,今天,申同慶成功了,完成了他兒時的體育夢想,我們真的很佩服他,他的堅強不屈,使我們深受鼓舞……”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安陽日報 2009年12月16日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農民閆交生成為“中國米雕第一人”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