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自己的感想時,申同慶說:“我始終堅信,上帝是公平的,當他為我關上一扇門時,必定會為我開啟另一扇窗。我先天性身體缺陷是我的一大不幸,但幸運的是我遇到了這么多的好心人,讓我在比賽中找到了最健全的自我。我家經濟貧困,連電話都沒裝,是陳明慶叔叔給我牽線搭橋,為我找到了一條出路。王文彥教練接收了我,不但在技能上對我進行嚴格的訓練,而且在精神上給予我支持,使我更堅定了信心。我們村村委會主任劉明生聽說我去外地訓練,很支持我。他說:‘咱村就缺像你這樣的年輕人,有啥需要幫助的盡管說。’今年,村里還以非常便宜的價格,賣給我家一套新房,為我解決了后顧之憂。我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這么多好人的恩情。作為一名業余運動員,能參加省殘運會,我感到很幸運,這不僅給了我新的動力,也給了我新的啟發,因為體育精神就是不斷超越自我,不斷挑戰自己。”
目前,申同慶一邊到鋁廠打零工,一邊還要進行高強度的訓練,準備迎戰明年5月的全國殘疾人錦標賽。申同慶比平常起得更早了,沒有專門的教練和訓練場地,他每天早早起來就跑步到村子外的空地上訓練,樹梢是他的摸高點,田間小路是他的跑道,田野就是沙坑,麥垛就是海綿,工廠里的鋁制品成了他的杠鈴……
面對取得的榮譽,申同慶沒有驕傲,他知道以前的成績已經屬于過去,以后要走的路還很長,還需要不停地自我完善。
談到對未來的打算,申同慶鄭重地說:“下一步我要更加刻苦訓練,任何的苦和累,我都愿意承受。好好鍛煉,爭取明年5月在全國殘疾人錦標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采訪結束時,申同慶把記者一行送到了村外。望著同慶矮小的身影,記者想起了他日記中的一段話:“雖然我們的身體有殘疾,但是我們的心理并不殘疾,抬起頭吧,我們就是雄鷹,只要敢于同風雨拼搏,只要勇于挑戰自己,什么崇山峻嶺,什么江河湖泊,都能夠逾越,我們一定會創造奇跡。要相信明天,當我們伸開雙手擁抱夢想時,朝陽總會從我們頭頂冉冉升起……”本報記者 劉劍昆 通訊員 鄧 陽 文/圖【原標題:一個殘疾農家青年的奪金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