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羊是安陽的獨特民風。據說原先是送活羊,后來改為用白面蒸的面羊,有頭有尾并捺上黑豆做眼。每到農歷六月,安陽的街上到處可見老太太拎著籃子去給外孫送羊。到七月就不興送了,人們說七月送的是瘸羊。
送羊是什么時候興起的無從考究,每年五月各家夫妻雙雙和孩子一起到娘家去瞧羊。農村叫瞧五月,有的說是閨女瞧娘,瞧羊要拿燒餅、麻糖等四樣禮品叫四個盒子。所以俗話說瞧娘不是瞧娘哩,是給孩子要羊哩。
等到六月,姥姥就要給外孫送羊,這時除了拿羊以外,還要拿麻糖、水果如桃、西瓜等也是四樣,不過要注意送羊時不能送燒餅、傳說送燒餅孩子要生痹病。
送羊還有許多說法和講究。頭年羊要送整群羊24個,并有三個頭的叫大羊,兩個頭的叫二羊、一個頭的叫三羊,其余的叫羊蛋和小玩物,如小燕兒、小雞兒、小狗兒等。整群羊要送三年,以后就改為送半群12個了。送到啥時為止說法不一,有說送到孩子結了婚,有說有舅舅妗妗一直送。送來的大羊別人不能嘗,只有作父母的才有權吃,并有"爹吃頭、娘吃腳,孩子活到八十八"的說法。還要對孩子說姥姥給你送羊不是送羊的,是叫你孝順你娘的。然后再把一個小羊拴住掛起來一直到第二年送來新羊。這叫"新羊見陳羊,輩輩人茬旺"。
送羊雖是民間一種傳統風俗,但又是教育子女的一種方法。它以溫順柔和的羊作比喻,來教育子女熱愛祖國熱愛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