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安陽 >> 文化遺產 >> 文化遺產知識 >> 瀏覽安陽

甲骨文發現一百年

2013/12/9 16:59:55 點擊數: 【字體:


    文字的出現,是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之一。我國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經有了成熟的文字――甲骨文。但是,它直到距今整整100年前,即公元1899年才被確認。
  
    甲骨文的發現,震驚中外,并由此而引起對商都殷墟的發掘,中國近代考古學從此誕生。

    “一片甲骨驚世界”

  古代甲骨上的刻劃痕跡被確認為是商代文字,是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中國考古的三大發現(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遺跡)之一。可是它的發現過程,卻是十分偶然而又富于戲劇色彩的。

  清末光緒25年(公元1899年)秋,在北京清朝廷任國子監祭酒(相當于中央教育機構的最高長官)的王懿榮(1845―1900)得了瘧疾,派人到宣武門外菜市口的達仁堂中藥店買回一劑中藥,王懿榮無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龍骨的藥品上面刻劃著一些符號。龍骨是古代脊椎動物的骨骼,在這種幾十萬年前的骨頭上怎會有刻劃的符號呢?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對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榮便仔細端詳起來,覺得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狀又非籀(大篆)非篆(小篆)。為了找到更多的龍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趕到達仁堂,以每片二兩銀子的高價,把藥店所有刻有符號的龍骨全部買下,后來又通過古董商范維卿等人進行搜購,累計共收集了1500多片。

  他對這批龍骨進行仔細研究分析后認為,它們并非什么“龍”骨,而是幾千年前的龜甲和獸骨。他從甲骨上的刻劃痕跡逐漸辨識出“雨”、“日”、“月”、“山”、“水”等字,后又找出商代幾位國王的名字。由此肯定這是刻劃在獸骨上的古代文字,從此這些刻有古代文字的甲骨在社會各界引起了轟動,文人學士和古董商人競相搜求。

  曾有人對王懿榮從中藥中發現帶字龍骨之說提出質疑,認為王懿榮在他的有關著述中沒有這方面的記載,并認為王懿榮吃的龍骨在藥店已加工成細粒,看不出刻痕文字來的。而且當時菜市口一帶并沒有達仁堂藥店。對此,后來研究甲骨文的學者周紹良說,當時龍骨在中藥店都是成塊、成片出售的,直到三十年代他到中藥店買龍骨還是這樣。至于達仁堂藥店當時確實不在菜市口,但菜市口有家著名的西鶴年堂中藥店,當時的人很迷信西鶴年堂,買中藥都要去西鶴年堂藥店,這也有可能是當時傳誤造成的結果。

  至于著書立說方面,首先對甲骨文作出確認的王懿榮還沒來得及作深入研究并著書立說,八國聯軍便逼近北京城,他被任命為京師團練大臣。

  1900年7月,侵略軍兵臨城下,慈禧太后帶領皇室人員倉皇出逃,王懿榮徹底失望了。他對家人說:“吾義不可茍生!”隨即寫了一首絕命詞毅然服毒墜井而死,年方56歲。

  后來人們稱這位最先發現甲骨文的王懿榮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發現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鄉山東煙臺市福山區建成王懿榮紀念館,以紀念他的功績。

  王懿榮殉難后,他所收藏的甲骨,大部分轉歸好友劉鶚(即《老殘游記》作者劉鐵云)。劉又進一步收集,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于1903年拓印《鐵云藏龜》一書,將甲骨文資料第一次公開出版。不久,學者孫詒讓根據《鐵云藏龜》的資料,又寫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專著《契文舉例》。

  甲骨文被發現之后,引起學術界的轟動。古董商人為了壟斷財源,對于甲骨的來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謊稱出自河南湯陰、衛輝等地。直到1908年,學者羅振玉才首先訪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陽縣的小屯村一帶,于是他派遣自己的親屬去安陽求購,又親自前往安陽進行實地考察。先后共搜集到近二萬片甲骨,于1913年精選出2000多片編成《殷墟書契》(前編)出版,隨后又編印了《殷墟書契菁華》(續編),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繼羅振玉之后,許多著名的學者,如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唐蘭、陳夢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釋和研究,形成了一門專門的學問――甲骨學。

  在甲骨文還未確認以前,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的農民在耕作時就不斷在農田里挖刨出古代甲骨。據說把甲骨當做藥材到中藥鋪去賣的第一個人是一位叫李成的剃頭匠。一次他害上一身膿瘡,沒錢去求醫購藥,就把這些甲骨碾成粉敷到膿瘡上,想不到流出的膿水被骨粉給吸干了,而且發現骨粉還有止血的功效。從此他就把它們收集起來,說成是龍骨,賣到了中藥鋪。

  經過許多學者專家考證研究,所謂龍骨其實是商代占卜用的工具。人們在占卜之前,先把龜甲和牛肩胛骨鋸削整齊,然后在甲骨的背面鉆出圓形的深窩和淺槽,占卜時,先把要問的事情向鬼神禱告述說清楚,接著用燃燒著的木枝,對深窩或槽側燒灼,燒灼到一定程度,在甲骨的相應部位便顯示出裂紋來。于是,占卜者根據裂紋的長短、粗細、曲直、隱顯,來判斷事情的吉兇、成敗。占卜后,便用刀子把占卜的內容和結果刻在卜兆的近處,這就是卜辭。刻有卜辭的甲骨被當做檔案資料妥善收藏在窖穴中,遂得流傳于后世。甲骨文發現的故事,后來被人們稱為“一片甲骨驚世界”的奇跡,在中國和世界考古史上寫下了帶有傳奇性的篇章。

    殷墟遺址的發現

  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點,從1928年秋到1937年夏抗日戰爭爆發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在著名考古學家董作賓、李濟、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帶進行了長達10年的15次考古發掘,不僅先后發現了總計24900多片甲骨,而且發現了商代后期的宮殿、宗廟遺址和王陵區,出土了大量珍貴的銅器、玉器、陶器,從物質文化上提供了殷墟為商代王都的證據。殷墟成為世界聞名的古文化遺址,又一次震動了中外學術界。

  新中國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又進行了多次調查、發掘,大體弄清了殷墟的范圍和布局。位于安陽市區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為中心,東西約6公里,南北約5公里,總面積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帶是殷王居住的宮殿區,發掘出宮殿基址數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積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區,先后發掘出十幾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宮殿附近發現了兩座甲骨文檔案庫和鑄銅、制玉、制骨、燒陶等手工業作坊遺址。殷墟發掘延續時間之長、規模之大、收獲之豐,是中國考古史上罕見的。

  為了紀念殷墟考古的偉大發現,1987年秋,安陽市在宮殿遺址區東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復原和再現了3000年前殷王宮和一些建筑的風貌。

  1976年春,在宮殿區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處,發掘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女將軍婦好的墓。甲骨文記載,婦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邊境發生戰爭,雙方相持不下,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猶豫不決,占卜后才決定派婦好起兵,結果大勝。此后,武丁讓她擔任統帥,從此,她東征西討,打敗了周圍20多個方國(獨立的小國)。有一片甲骨卜辭上說,婦好在征戰羌方時,統帥了1?3萬人的龐大隊伍,這是迄今已知商代對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婦好墓是殷墟發掘的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銘文,是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光明網 2004-09-18
0
下一條:內黃與梅花拳上一條:周易之八卦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