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全勝
人們在談及中華文化特色時,總少不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畫如其人”的經典之喻,其實,大凡與人有關之事,也皆如此。山西宏圖永盛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從艱辛的起步,到現今的偉業,旗艦也和它的領軍創業人、董事長、總經理王永生一樣,承載者一個人,一個企業遠謀、善戰、睿智、擔當、厚德載物的成長軌跡,順藤摸瓜,仔細梳理山西宏圖永盛集團的成長細節,驚奇發現,公司與其董事長一樣,企如其人,一脈相承。
硅步千里,創建宏圖
中國企業報--中國企業新聞網每日經濟訊:王永生,1957年出生在河南林縣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哇聲落地的他,剛降人世就置身在“十年九旱,水貴如油”的艱苦生活之中。掙扎至懂事之年,他目睹了父輩們用愚公移山的精神開辟紅旗渠的壯麗險景,從此,年幼懂事的他,萌生了戰勝貧窮,創造新生活的念想。當改革開發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的時候,王永生開始了硅步千里,積流成河的創業過程。
創業初始,王永生和幾個兄弟們來到長治,以最原始的副業隊的形式從事粗放、簡單的建筑維修零散工活兒。在一沒資金,二沒設備,三沒市場的情況下,僅靠一把瓦刀,肩拉背駝,艱苦創業,團結拼搏,無私奉獻,以精益求精的工藝質量,高效保質的工程進度,誠信周到的服務,公平合理的價格,造勢了影響,贏得了客戶信賴,找到了市場,取得初步的成效。
隨著事業的發展,包工隊的規模不斷變大,人員不斷發展,技術管理人才也不斷進入,施工設備從無到有,承攬工程項目的能力也隨之加大,項目越做越多,施工范圍也逐步擴大。隨著效益的不斷提高,員工的積極性也日益提高,胸懷大志的王永生超前謀慮,謹防團隊的自滿情緒和小富即安的思想,樹立憂患意識和大戰略目標,開始了走正規公司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奮進之路。
1992年,王永生出師長治,亮劍上黨,山西省宏圖建設公司長治分公司正式掛牌成立。他組織管理人員上北京,下鄭州,去太原參觀學習,邀請有關專家,權威來組織培訓,實地指導。根據現代企業管理要求,建立健全了公司的組織機構,制定了崗位職責,工作流程,工作標準,各項管理制度。經過脫胎換骨的公司化整頓改造,公司已經具備建筑一級資質,成為一個正規的建筑公司。如虎添翼的他,帶領他的團隊在上黨的古戰場上演繹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商海大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勝利。
品嘗到參與市場競爭取得的勝利碩果的王永生,始終不忘企業文化建設和隊伍建設。堅持“以質量求生存、以管理求效益、以誠信求發展”的經營理念,秉承“一切為了業主,為了業主的一切”的經營宗旨。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不斷提升職工的整體素質。使宏圖公司進一步發展,進一步強大,一步一個腳印,成為長治建筑市場頑強拼搏,所向披靡,名震上黨的一支勁旅。
大商無界,和諧共贏
在創業發展的征途上,王永生不斷創新觀念。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以睿智的眼光,審時度勢,不斷占領企業競爭的制高點,開拓經營的新領域。
時至今日,山西宏圖永盛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金5180萬元,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組成了中級以上職稱120余人的管理團隊。
10年來,王永生先后成立了安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特種設備安裝、工程項目代建、裝飾裝潢、球形網架制作、鋁塑門窗制作等10個子公司。形成以房地產開發為龍頭,以建筑業為主導,以物業管理、建筑材料為補充的產業鏈,實現了規模化經營、集團化管理、多元化發展。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大商無界,和諧共贏。公司2011年又投入巨額資金進軍觀光旅游業、養老業及特色現代農業生態園產業,開啟了轉型發展的又一里程碑。三年之后,一座特大型集旅游觀光、體驗農耕、休閑養生為一體的特色現代農業生態園區將展現在漳澤湖畔。為長治這座“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文明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增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讓長治人民充分享受和諧發展的勝利成果。
上善若水,厚德載物,自強不息
王永生由一個從紅旗渠走來的一個普通的瓦匠,成為上黨建筑業界的一代梟雄;長治豫商的杰出領軍人物。他的成功奧妙是什么?是寬廣的胸懷,是寬厚的仁德。是上善若水,自強不息的精神。
作為一個成功企業家的王永生,在外人眼里他沒有一點架子——印象是謙虛樸實;在朋友眼里他沒有一點浮華——印象是儒雅和善;在員工眼里他沒有趾高氣昂、盛氣凌人——印象是仁德親和;在小一輩眼里他是一個和藹可親、寬嚴有度的長者。但他從來不高調張揚、夸大言辭、平常的言談很少談及自己的成績和榮譽。扎扎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已成為他人生價值的定格。在王永生的辦公室懸掛著這么一副字畫:“厚德載物,自強不息”。他把清華大學的校訓作為自己的座右銘,自勵必照,可見他內力的剛毅、堅卓和強大。
王永生酷愛學習、嚴于修身、善于修德。他從不打麻將,更不去公共娛樂場所奢侈消費。工作之余就是學習。他訂閱的各類專業報紙刊物多達十幾種,從報刊物上汲取先進的科學技術管理方法和經驗。除此外還經常聆聽經濟學家,企業管理專家和名校名師名人的講座。取得了大學學歷,具備了高級工程師、一級建造師資質,被評為全國優秀項目經理和專業技能。
王永生特別注重企業人才培養,他常講:“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財富、第一資源。沒有人才,再好的企業也是注定要失敗的。”
為此,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筆的費用,組織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根據工作專業輪流去清華大學學習管理培訓。使他們在課堂內聆聽名師教誨,在課外與各界成功人士交流溝通。通過學習培訓,為企業的發展儲備了人才,有效地促進了宏圖團隊整體素質的提高。
在選人用人上任人唯賢,德才并重。除了吸收一大批年輕的有識之士之外,還特別高薪聘用一批有特長的老同志。他們之中不乏離休的國家干部,也不乏富有經驗的高級工程師與國有企業的高官人員。所以,在宏圖永盛,我們不難看出這是一個老中青三結合的立體團隊,不僅有老同志的沉著穩重與經驗老道,同樣也有年輕人的朝氣新秀與剛勁活力。
王永生特別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在宏圖永盛集團整個大家庭里,讓員工有一個家的感覺。當員工遇到子女上學、就業、就醫、生活等方面困難時,他總要想方設法幫助員工解決或慷慨相助。每當員工有婚喪嫁娶時,他在百忙之中都要親自登門送上一份厚禮表達自己的心意。凡事都以員工的切身利益為出發點。在待遇上保證給每一個員工都上五險一金,在物質層面給員工以保障,2011年,又出臺了一個新的政策,凡是在宏圖永盛集團工齡滿3年的員工,購房可以優惠25%。每周給員工發2袋公司自產的新特蔬菜水果。
“宏圖是我家,管理靠大家”的理念逐步滲透員工的思想中。“公司靠員工發展,員工靠企業富余”這種辯證關系,在逐步深入全體員工的思想,真正使公司與員工形成一種魚水關系,相依相存,彼此共享。
“聞雞起舞早耕耘,天道酬勤有志人。”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王永生真正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人格信仰,即便成功,他仍低調;即便成名,他仍謙謹;身居百尺竿頭,他仍樸實無華。
身兼重任,認真履職,奉獻社會
身為永盛集團帶頭人的王永生,同時又是一名政協委員。在任政協委員的時間里,他從自己熟悉的領域開始,從日常生活、本職工作著手,勤學、好問、多追究真理,多關注本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提高自己參政議政的意識,積極配合政協的各項工作,在民主監督、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在日常工作中,他兢兢業業、爭先趕超,充分履行了政協委員的職責,按時參加政協會議和小組組織的各項活動;結合本職工作,通過調查研究,撰寫了《關于加強市區停車場規劃的建議》、《關于對社會保障制度的建議》、《關于進一步規范物業管理工作的建議》、《關于對長治市允許單位自建房政策的建議》、《關于對建筑領域實行工資保證金的建議》、《關于鼓勵和支持建設特色現代農業園區的提案》等十幾個建議和提案。充分體現了一個政協委員,企業家的大德與大智。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縣發生7.1級大地震后,王永生帶領山西宏圖永盛集團領導干部和全體員工積極踴躍捐款50.68萬元,當場將捐款轉交到長治市紅十字會工作人員手中,并向災區人民致以深深地祝福。為四川汶川地震災區捐款、為社區愛心捐助、向每年的“慈善一日捐”活動捐款、為長治貧困地區脫貧致富慷慨捐贈等等。這樣的愛心傳遞在他的人生中延續不斷。
2010年10月,長治河南商會成立,他被當選為第一屆會長。他帶領副會長一行30余人拜訪了全國勞動模范申紀蘭(全國唯一過的一位從第一屆連任到第十一屆的全國人大代表)參觀了西溝展覽館,并向“申紀蘭扶貧基金會”捐款20萬。2011年7月,向貧困山村壺關縣鵝屋鄉西或嶺村捐款2萬元。
他曾說:“每次參會,委員們都踴躍發言、熱烈討論,鮮明的觀點、中肯的言辭無不使我深深體會到,作為一名政協委員,肩負的是一份責任。”他時刻牢記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履行委員職責,為參政議政、建言獻策開闊眼界、拓展思路。
2010年為配合我市文明城市的創建,集團先后贊助了由市委宣傳部、市廣電總臺組織的“天藍地綠人和氣”演講大賽,由城區區委、區政府及城區電視臺組織的“宏圖永盛集團杯”金秋趣味大沖關活動,參與單位涉及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大中專院校、街道、社區、醫院等不同行業,參賽人員達數千人,受到了組織單位的夸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通過這些活動,宣傳了宏圖企業文化,擴大了公司的知名度,塑造了企業的良好形象,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成功沒有終點。每一次成功,既是人生旅程的一段學習,一段實踐,一段追求的階段性小結,也是與命運抗爭的一份戰利品,一次對自我極限的刷新。對自我極限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既不可中途止步,也不可驕傲自大和固步自封。”王永生如是說,如是做,如是行。這就是真實的王永生,也是真實的宏圖永盛集團,更是企如其人。(原標題:王永生:長治豫商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