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美景入畫來 古韻新曲惹人醉
2014/12/4 10:41:0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沒想到咱滑縣有這么多好玩的地方,西湖、大運河、大云寺文化園……跟家人一起四處轉轉,真是爽透了。”10月4日,站在大運河滑縣段東方紅大橋上,大學生劉楠心情格外激動。
今年國慶小長假期間,滑縣西湖、大運河、大云寺文化園等地成了當地居民旅游休閑的好去處。“往年國慶節喜歡外出旅游,很多地方是車堵人擠,簡直是活受罪。今年和父母、孩子一起到家鄉一些地方轉轉,別有一番情趣。”10月4日,在碧波蕩漾的滑縣西湖(滑縣衛南引黃調蓄工程)之畔,家住滑縣縣城的李國建說。
滑縣衛南引黃調蓄工程面積1770畝,于今年6月完工,它的建成不但改善了縣城生態環境,提高了城區品位,也為縣城增加了一處新的亮麗風景。記者看到,通往滑縣西湖平坦寬闊的大路上,游客車輛來往不斷。驅車環湖仔細觀覽,湖水毗鄰古城,古城倒影水中,湖中有島,島上草木蔥郁,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相對于滑縣西湖的清麗靈動,大運河滑縣段則多了幾分厚重與滄桑。“大運河成了‘國寶’,估計今年國慶長假游客會不少,但沒想到會有這么多。”滑縣大運河申遺指揮部一位工作人員說。10月5日上午,記者沿大運河東岸古城墻一路北行,看到三五成群的游人絡繹不絕,他們或駐足觀看,或拍照留念。
“大運河申遺是咱國家一件大事,沿線8個省市、132個遺產點和43段河道整體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滑縣段就是其中一部分,趁假期到這兒看看,覺得特別有意義。”李利在鄭州上大學,這個假期她和幾位同學一起來到大運河畔,運河水的清澈亮麗,道口古鎮城墻、一面街、順河街、大王廟等文物遺跡的滄桑讓他們流連忘返。
“這里有‘國寶’明福寺塔,有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任滑州通判時的住所歐陽書院,到這兒看看收獲特別多。”10月6日,在外地工作的張先生專程來到滑臺大云寺文化園,現場感受這里濃厚的文化氛圍。
民俗博物院的古樸、萬畝森林公園的碧綠、瓦崗寨景區的雄渾無不吸引當地居民前往。“到縣內的這些景點看看,達到了休閑的目的還了解了滑縣的歷史和近年發生的巨大變化,感覺很值得。”張先生說。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華夏經緯網(2013-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