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從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房地產公司白領變身成為傳統媒體人,轉而又搖身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網絡創業人。傳統媒體和網絡媒體,這兩個具有極高專業性和挑戰性的行業工種,他的華麗轉身僅用了6年不到的時間。
他也是一個“千面人”上一秒時間里,他還可能是在地鐵和公交車上播放的移動電視《優房》欄目的制片人;不一會功夫,他就有可能成了上海大學的客座教授;再一會又擔當起了河南商會的副會長,抑或是變成了中國商業地產博覽會組委會的副秘書長。
這個具有多重身份的人,就是身兼傳統媒體和新網絡媒體的上海優房網創始者和掌門人,李曉。
寧愿放棄一套房 也要轉做電視傳媒
“我是河南人,我的夢想就是希望能到上海這座大城市來工作。”自小學習成績就相當優異的李曉,為了追尋多年來的夢想,在高考那年毅然決然地填報了上海同濟大學。
在大學主修了4年房地產經營管理的李曉,畢業后順理成章地進入了一家地產開發公司工作。“我的運氣還真不錯,就在我職業生涯剛起步的時候,又遇上了一次好時機,”李曉回憶,當時恰逢上海有線電視臺的地產欄目組織了一次大型的招聘活動。在李曉看來,工作于房地產公司那僅僅是一個“點”,而在媒體行業工作這可是一個“面”;更重要的是,它更具有挑戰性和發展空間。
說到這,不禁讓李曉回想起了當年的一樁趣事,“當時的房地產公司老總為了留住我,以一套地處靜安寺的三房兩廳為交換籌碼,要與我簽訂5年的工作協議。”李曉說,“如果我選擇留下,其實那也是一份相當安逸的工作,不過我也能預見30年甚至40年后的自己會是什么樣子了。”為了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變得更加出彩,李曉義無反顧地選擇辭職,投身于更具挑戰的電視媒體行業,“我走了,房子自然也就要歸還給地產公司的老總。現在回頭想想,其實那套房子還挺值錢的。”李曉笑道,“誰讓我當時對房價還沒感覺呢!”
借傳統媒體收益 創新媒體行業網站
從地產公司走出來的李曉,在電視媒體行業里一干就干了整整6個年頭。“隨著時代的變遷,新媒體的出現無疑給傳統媒體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我告訴自己,人生的另一個挑戰又開始了。”那個時候起,李曉便開始尋思一個更好的行業服務平臺。在和他的團隊進行了縝密的研究和分析之后,他又做出了一個決定:創辦一家屬于新媒體行業的房地產網站優房網。
“當年網站的啟動資金,還要得益于之前通過移動電視和航空閉路電視的房產節目上獲得的可觀收益了。”李曉說,網站運營無論是從技術研發還是市場開拓,都離不開充足的現金流做它的堅強后盾。因此,即便是投入房地產網站經營的李曉,依然難以割舍陪伴他6年的傳統媒體平臺。
2009年4月18日,優房網在籌備了近4年的時間后,終于正式上線了。“由于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因此網站第一天的流量數就達到了現在的平均流量。”李曉覺得這對于企業而言,已經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開頭了。
可好景不長,公司很快遇到了挑戰,由于當時網站的技術和市場使用度開發并不完善,導致網站流量一路下滑。“當時我想過放棄,不過反過來想想,萬事開頭難嘛!”咬咬牙就能挺過來的信念,一直激勵著李曉不斷前進,“努力并不一定成功,但是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只有經歷了酸甜苦辣的人生,才算得上是有意義的人生。”
通過公司團隊一年時間的努力和摸索,現在就上海地區而言,網站每天的IP訪問量已經超過13000個,“這些數據雖然還不能與前50強的網站流量相媲美,但我已經感到相當欣慰了。”李曉認為,靠投機取巧只能獲得短暫的輝煌,只有握有實質性的本領才能真正把企業經營好、發展好。
不愿燒錢換排名 差異化經營才是本
“燒錢”做各種競價排名,成了現在不少網站提高瀏覽量的“法寶”。“如果真這樣做,企業就變成了搬運公司了,”李曉調侃。“公司好不容易賺到一筆錢,可轉手卻又把錢用在了價格昂貴的競價排名上,還真有點得不償失。”李曉可不想把辛辛苦苦賺來的錢拱手送給別人,“其實優房網在剛創建的時候,我們也用過這種瞬間提高流量的方法,甚至希望能在短時間里成為流量第一的網站。”不過,很快李曉就發現依靠這種手段來提高網站的流量不是長久之計。
可面對時下眾多的房地產網站,想要脫穎而出,李曉意識到只有做出特色、做出品質才是重點。于是,他將目光鎖定在了差異化經營模式上打造一家“傻瓜式”的房產網站。“想要在同行業的網站中體現我們的優勢所在,使用功能簡單、便捷就是制勝的關鍵所在。”李曉說,這就好比傻瓜照相機一樣,讓每一位普通老百姓用起來都感覺到方便。“其實,現在有很多五六十歲的老阿姨、老伯伯們都不會用鍵盤輸入拼音漢字,這就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網站考慮到了不會使用鍵盤的特殊群體,如何讓他們也能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發布和獲取房產信息,實用性和便利性便是網站經營的發展方向,這也是優房網較之其他網站差異化發展的重點所在了。
對于非專業出身的李曉來說,想要做好網站的經營的確也是一個難度不小的挑戰,“不過有利必有弊嘛!網絡技術我的確不太精通,所以每天上一下優房網,替用戶們體驗一下網站的使用便捷度,成了我現在的必修課。”李曉說,如果連他都可以輕松地瀏覽使用網站,找到需要的信息資訊,那么“傻瓜式”網站運營也就算是真正達到目的了。
堅持充電做“保養” 企業個人都需學習
掐指算來,李曉從1998年步入房地產行業至今,已有足足13年。在這期間,他從未離開過這個行業,他對工作的熱愛和執著深深打動了每一位合作伙伴,當然更包括了他的員工們,“我們常把李總稱為"充電達人",他的工作態度和學習精神都讓我們敬佩,相當值得學習。”
“現在我還在攻讀計算機碩士專業”,李曉說,由于自己從事的計算機行業,迫使他更要學好相關知識。他覺得長期在市場中的人,可能因各種誘惑和壓力而迷失自我;但回到高校的自己,能夠更好地沉淀自我,“只要利用每個周末的兩個休息天,就不僅能讓我聽到大學教授所傳授的企業管理之道,還能讓我靜下心來思考更多的問題。”李曉比喻說,這就好比一輛一直高速在跑的車子,總有一天它會發生故障,但如果每隔一段時間就對汽車進行維護和保養,相信它就能跑得更遠更久了。
對于企業員工的管理,身為“充電達人”的李曉,也一直很推崇對員工進行充電式的管理模式,“每年我們公司都會有2到3位的中高層干部被送去高校做企業委培;另外,我們還有公司自己創辦的夜校和黨校。”不斷地學習,不斷地充實自我,李曉就是這樣要求自己,更是這樣要求公司員工的,“我們也正準備讓公司的黨員們接受一次全方位的封閉式學習,希望公司所有的員工都能更好地了解國家政策,更好地認清行業的未來發展。這樣,在企業運作遇到挫折時,就能更好地從容應對了。”
李曉寄語青年創業者:
創業就是需要尋找行業的一片“藍海”。它不會主動走到你的跟前,而是需要你自己去摸清它的方向。只有找到了準確的方向,做了準確的行業定位,才能在茫茫大海中尋覓到一片屬于自己的島嶼,通過“開墾”和“建設”,一步步地邁向成功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