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河南工藝 >> 工藝賞析 >> 瀏覽文章

一只元青花梅瓶背后的文化交融

2015/9/8 10:52:39 點擊數: 【字體:

一只元青花梅瓶背后的文化交融

圖為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 資料圖片

文物名稱: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出土于長江下游地區)

    青花瓷,源于唐宋、盛于元明,乃瓷器中的珍品,全國館藏不過百件,繪有人物故事的更是難得。南京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元青花“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就是一件舉世無雙的至寶。

    梅瓶巧工妙丹青

    “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由景德鎮窯燒制,高44.1厘米,底部直徑為13厘米,口徑僅為5.5厘米。小口豐肩,斜腹平底,造型優美,線條圓潤,雍容華貴,給人以凝重的美感。白釉潔凈瑩潤,青料濃艷幽雅,二者相互映襯。加之遒勁的拓抹繪瓷筆法,使畫面有丹青之妙。

    這件梅瓶的妙處在于瓶身腹部繪有的“蕭何月下追韓信”這一故事:秦末農民戰爭中,韓信棄項羽奔劉邦。在與韓信的多次交談中,劉邦重臣蕭何十分賞識韓信。但一直不受重用的韓信漸生不滿,在劉邦至南鄭途中離去。蕭何發現后連夜策馬追趕,終于勸得韓信回心轉意。隨后蕭何向劉邦舉薦韓信,劉邦遂拜韓信為大將。

    梅瓶從上到下描繪了6層疏密有致的青花紋飾,所飾的西番蓮、雜寶覆蓮紋、變形蓮瓣紋、垂珠紋等都很好地為“蕭何月下追韓信”這個主體紋飾服務,從而使得整個器物渾然一體,主題鮮明突出。這副圖案創作的靈感來自于元雜劇中對這段歷史故事的演繹。作為漢家史學經典《史記》中的典故,“蕭何月下追韓信”被元雜劇的創作者進行藝術加工后搬上舞臺,受到蒙古、契丹等各民族的喜愛,并被援引到諸如瓷藝等眾多藝術門類中。

    名瓶名將兩相宜

    “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于20世紀50年代出土于長江下游城市南京。富有傳奇色彩的是,這件梅瓶不是被文物專家考古所得,而是經盜墓賊之手,幾經輾轉才被收入南京市博物館。

    提起梅瓶的來歷,就不能不提明朝開國功臣沐英。

    沐英自幼父母雙亡,8歲那年,流浪至濠州城,被當時的農民起義軍將領朱元璋收留。朱元璋見沐英機靈可愛,加之當時膝下無子,便認沐英為義子。沐英18歲時任帳前都尉,隨朱元璋南征北戰,被授鎮國將軍一銜。公元1392年,沐英病逝于云南,年僅48歲。朱元璋追封其為黔寧王,命令將其遺體運送回南京,賜葬南京牛首山,牛首山的別號“將軍山”由此而來。

    “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就是沐英的陪葬物品之一。韓信是著名的軍事家,其成就被歷代武將所敬仰推崇,而這件青花梅瓶所描繪的,正是軍事天才被帝王發掘重用、最終成就一世榮光的故事。這樣的際遇,正暗合了沐英的事跡。將如此寶物賜予沐英陪葬,足見朱元璋對這位義子的重視和哀思。

    1950年,沐英墓被盜,多件文物流落民間,“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就是被盜文物之一。當時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看到有人在南京市新街口附近兜售這件梅瓶,一眼認出此乃稀世珍寶,便出5根金條買下。后經文物專家鑒定,此瓶是一級國寶,由南京市博物館保存。

    文化交匯鑄大器

    作為中原大地上特有的藝術瑰寶,青花瓷緣何能在元朝達到鼎盛時期?

    元代是一個大一統的時代,戰爭的洗禮與王朝的更替,讓唐宋延續的傳統文化藝術趨于平淡。大批歸隱的漢家文人,在歷史夾縫中創作出新的文化形式,元雜劇就是其代表。北方蒙古人對元雜劇故事非常著迷,元人開始將故事凝固在厚重結實的瓷罐上,成就了元青花最具魅力的特色,“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就是典型的代表。

    元青花普遍器型挺拔,帶有“圓口葵口、大盤大罐”的工藝特色,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彰顯出大氣豪邁的氣魄,這和蒙古族的“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放習慣有直接聯系。另外,元人還注重對青花原料、瓷坯的引進,根據社會背景,對青花器形、紋飾等進行調整創新,使其符合蒙古族和漢族的審美需求。可以說,元青花之所以能在唐宋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得益于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二者的交融貫通。

    公元12至13世紀,蒙古軍多次西征,與此同時也打通了中西文化的交流通道,這也給元青花添上了一抹外域文化的色彩。例如波斯古代清真寺中的裝飾花紋與金銀器的裝飾風格等,都直接影響了元代青花瓷的裝飾風格。

    從工藝紋飾到自由寫意,從單純的紋飾到選擇中國古代歷史題材作為器身圖案,在漢蒙文化、中西文化大交融的背景下,元青花完成了蝶變。滄海桑田800余年,元青花依然閃耀著“入窯一色、出窯萬彩”的藝術光芒。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光明日報
0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途W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