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文章

姓氏中的科學與文化

2013/10/12 9:15:13 點擊數: 【字體:


    姓氏,在中國歷來是屬于社會科學范疇中的,而且其內涵和文化價值一直處于爭議之中。僅近代學者對姓氏的評語就極為不同,有貶姓氏學為“無稽之談”的學說,也有稱姓氏為“參天之樹必有其根,環山之水必有其源”的活化石。北大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認為:“治中國歷史而不注意姓氏的研究,是根本不行的。”看來,不同的學者,帶著不同的態度,研究姓氏角度和深度的不同,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中國姓氏的歷史至少在5000年以上,而用自然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姓氏,在中國只有20多年的歷史(自1985年起)。通過現代自然科學的方法,結合社會科學的傳統研究來探索和研究中國姓氏,大大提高了中國人對祖先給我們烙下血統記號的“姓氏”的了解和對歷史追思的興趣。

  人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用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姓氏的呢?在130多年前(即1875年),世界上發生了兩件與姓氏有關的事件。第一件是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了強國富民,日本新政府首先是調查日本的國情——人口,但是日本人的名字重復得太嚴重了,于是政府要求每一個日本人必須給自己找一個姓,以作區別,因為日本人在這之前是沒有姓的。于是乎,在短短的時間內日本人出現了三萬多個姓,多數是以地名和河川為姓,什么井上、河邊、松下等等。日本人姓氏的含義與中華姓氏的血緣傳承是有本質區別的。1875年世界上還發生了一件與姓氏有關的事件,那就是英國人喬治·達爾文首次發表了用英國人在教堂的結婚名冊中的姓氏研究近親現象的文章,這是科學家第一次以自然科學的方法研究姓氏。在那篇文章中,他首次提到歐洲人姓氏分布與人類遺傳特征之間的平行關系。接著世界各地紛紛在種族、地域、家族疾病、人口遷移等領域研究各自國家的姓氏。到上個世紀60至80年代達到了頂峰,在美國俄勒岡州先后召開了兩次以世界性數學和生物學研究姓氏為主題的會議。我們中國就是在80年代加入到世界自然科學領域姓氏遺傳學的研究中的。

  大家都知道,每一代子女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親,一半來自母親,經過10代后,后裔中血液的遺傳物質在理論上只有1/1024與第一始祖相同。所以,社會上大家對姓氏尋根的科學性一直持懷疑、甚至不屑一顧的態度。恰恰就在這一非常通俗的常識上,大家忽略了一個生物進化上的重要現象——Y染色體的遺傳!Y染色體的遺傳幾乎是世代不變的,在人類中表現為生男孩子,這是人類進化中一條“鐵”的法則,誰也改變不了的。我們定位姓氏作為生物學中的一種可研究“材料”的原則就是:姓氏是父傳子的,其傳遞方式類似Y染色體遺傳的表現。

  姓氏代表血緣傳承關系的一種符號,中國人姓氏代表的是父傳子的血統關系。中國當今仍在使用的漢字姓大約有4000種,而歷史上出現過的姓氏有24000多個。中國人,尤其在漢族社會中,宗族觀念根深蒂固。自西周春秋以來,中國人的親屬是以父系為中心論親疏,父系家族的延續被認為是至關重要的事。古代的國家觀念,也與家族觀念相聯系,所謂一家一姓的天下,實際上是父系家族觀念的無限擴大。在這種宗法制度和宗族觀念中,中國人十分重視“姓”,養成了同姓聚居的習俗,很多地區流傳著修譜聯宗的現象,在全國形成了無數群大小不等的同姓人群。中國人姓氏幾乎都以父傳子的垂直方式世代相傳的,女子婚后也不改姓,僅僅附上夫姓,表明已婚了。所以,中國人姓氏見證了中國幾千年父系社會的全過程,以一種血緣文化的特殊形式記錄了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在中華民族文化的同化過程中和國家統一上,曾經起過獨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中國人姓氏有三個明顯的特征:第一個特征是遺傳的,是以父系方式遺傳的,類似于人類Y染色體的遺傳。第二個特征是,環境、氣候、疾病等一系列因素對姓氏是沒有選擇性的,因此,姓氏是中性的。第三個特征是,姓氏是人類社會進化中的文化產物,它標志著社會結構中一種血緣關系的符號,可以從文字史書中追溯其傳遞的痕跡。其時間跨度很大,是一般意義上的生物學標志所不具備的。正是這三個特征,使我們對姓氏有了極大的興趣,并從生物學的角度,即從科學的角度來研究姓氏。

  在中國人姓氏群體學的研究中,我們先后發現了以下幾個現象

  1.當代的姓氏分布與遺傳基因的分布基本是一致的,反映了中國人姓氏傳遞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2.漢族南北遺傳組成上的差距大于南方漢族與南方少數民族、北方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遺傳差距,其分界地帶在南嶺和武夷山,而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長江。

  3.發現中國人100個大姓大約占中國總人口的85%,是組成各地人群遺傳結構的主要成分和決定歷史上人口遷移的結果。而幾千個小姓往往表達地域性特性,是相對比較完整的保存著中國人遺傳多樣性基因庫的最好隔離群。

  4.中國幾十種疾病分布地理圖與百家大姓分布地理圖存在高度重疊的現象。

  5.排出了以“李、王、張、劉、陳”為首的新百家大姓。

  盡管從自然科學的角度研究姓氏才剛剛開始,但以上這些就是我們為什么要研究姓氏的原因。我們確信中國人的姓氏是一項國情資源,更加確信中國人的姓氏,不但是一種傳統的文化,也是科學研究的對象。

  (作者系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所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臺灣網 2010-08-24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