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根天下”全國姓氏文化旅游聯合體成立大會暨2016年旅游界百家姓尋根旅游產品研討會,于2016年9月10日至12日在山西省平遙縣隆重召開。本次大會由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姓氏文化委員會、山西旅游商會旅行社商會指導,山西理想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承辦,河南華夏姓氏文化博物館、炎黃家園(北京)國際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百家姓氏(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李小磊,中國青年政治學院教授王大良,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姓氏文化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新斌,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衛紹生、石小生,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李立新,副秘書長陳建奎、李喬、陳東輝,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姓氏文化委員會會長孫遜,中核縱行國際旅行社總經理朱星任,山西理想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總經理胡小平,華夏姓氏博物館執行館長董頌莉,百家姓氏(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淑明,炎黃家園(北京)國際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鳳忠,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相關姓氏文化研究會、旅行社的領導、專家學者、嘉賓等150余人出席了會議。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組織了近30人的團隊參加了此次大會。
會議由胡小平主持。高淑明宣讀賀電、賀信。
會上,姓氏文化專家分別作主題發言。王大良教授率先以“深入挖掘姓氏與尋根文化資源,開創專項旅游工作新局面”為主題作了發言。他講到,本次會議是國內第一屆姓氏和旅游界強強聯合的會議。這次會議采用了今年社會上很火的模式,叫做“互聯網+”,這也是一個旅游界專項旅游加上文化界研究,以研究為基礎,旅游作為中介的會議。雖然是首屆召開,人數不多,但是大家能夠坐下來圍繞共同感興趣的主題做深入、科學的研討,對今后相關行業的發展,成立相關的機構都具有一定的建設意義。講話中,王大良圍繞主題,結合自己對姓氏尋根文化相關內容的研究經歷,與大家分享了對姓氏與尋根文化資源是什么,為什么開發這種資源以及如何開發這種資源三個問題的認識。首先,王大良認為姓氏與尋根文化資源實際上是一種與姓氏相關的無形資源,這種資源應該是一種以姓氏為基礎,千百年來所形成的,與每個人相關的,包含非常豐富的文化資源。這種資源可以分為姓氏發祥地、郡望堂號所在地、名門望族所在地等。其次,他又從挖掘姓氏與尋根文化資源有助于我們增強文化自信;有助于弘揚中華文明、中華民族傳統;有助于經濟文化建設、社會發展;有助于發展專項旅游事業四個層面闡釋了為什么要開發這種資源。對于如何挖掘姓氏與尋根文化資源,王大良提出了提高對姓氏與尋根文化資源的認識,加強對這種資源深入細致的研究等一系列具體措施。他表示,衷心希望姓氏文化研究工作和旅游工作能夠獲得更大的發展。
石小生副會長以“姓氏文化與旅游文化的關系”為主題,首先陳述了對兩者的總體看法。他講到,姓氏文化是一個非常廣博的文化現象,歷史非常悠久。它經過發展演變、延續傳承形成一種內涵豐富、體系完備、超越歷史時空的文化體系。所以,嚴格來講,姓氏文化是中華國民進化的軌跡,社會歷史發展的縮影,它是一個傳承文明、解讀歷史、透視社會的獨特窗口和視角。而旅游在當前社會形成的這種趨勢越來越強大,涉及面也越來越廣。隨后,石小生從文化層面,針對姓氏文化與旅游文化都不能回避的地名淵源進行了獨到的講解。從姓氏的起源與地名的關系、地名與郡望的關系、華夏姓氏文化博物館擇陳留而建三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見解。他強調:“古地名包含的內容是非常多的,我們多了解這些古地名,它的淵源關系,它的歷史內涵等對我們做好旅游與姓氏文化相結合工作有巨大的意義。”
張新斌副會長以“姓氏文化與尋根旅游的新思考”為主題進行發言。他認為姓氏尋根就是從尋根旅游開始的,尋根旅游就是姓氏文化最早的產業嘗試。并從尋根、根、根親的概念梳理了目前姓氏尋根的發展態勢。提出姓氏尋根將來發展的第四個階段是“根魂”。尋根找魂,我們尋根是為了什么,是找我們家族文化的靈魂,找我們家族文化的正能量。如果每個家族都弘揚了正能量,就有利于文化強國,文化自信的落實。針對姓氏文化與尋根旅游的發展空間,張新斌又從如何做好文化園區、文化大典和尋根活動等方面給予了專業見解,并對尋根旅游未來發展方式提出了指導。
董頌莉館長以“姓氏文化產業的發展與完善”為主題作了發言。從創新、發展、聯動、包容等四個方面闡述了尋根旅游是姓氏文化產業中最為重要的一部分。她講到,將來我們的尋根游不是泛泛地把各個景點串聯起來,我們一定要用創新的思路把真正尋根游的內涵包容進去。她提出,華夏姓氏文化博物館園區是用祖宗祠堂的形式,把各個宗親會召集起來,把各個宗親會研究的成果,以及形成的產業鏈都集中在一個園區里,為現代社會提供全方位服務,用博物館的理念把祖宗祠堂推向世界,在華人社團里面去宣傳中國的姓氏文化。
王槐玉秘書長以“尋根祭祖活動的助推”為主題作了發言。從現象、認識、體會等三個方面發表了對姓氏文化旅游發展的看法。并從各階層消費群體和消費水平的狀態,闡述了現代人們旅游觀念的轉變。針對此次聯合體的成立他講到:“姓氏文化旅游資源的整合、開發、利用與傳播,是我們今天舉行這次研討會新的理念和機遇,也是行業與行業的較量。所以,打造一個行業品牌,不是靠吹的,一定是靠做。”王槐玉說:“誰破解了姓氏文化研究市場的難題,誰就把握了姓氏文化旅游的先機。”
隨后,旅行社代表朱星任總經理發言。他講到,此次會議在姓氏文化專家的支持和參與下,成立百家姓尋根旅游聯合體可謂恰逢其時,為豐富旅游產品,開辟特色旅游增添了無限的光輝。中國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姓氏文化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至關重要。姓氏文化在提倡社會公德、尊老愛幼、感恩博愛、尊師敬祖,以及在促進各民族的融合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朱星任說,追尋先祖的腳步,探訪祖先的蹤跡。挖掘、傳承、發揚姓氏文化,對促進海內外僑胞的尋根問祖,增強民族的凝聚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會上,李小磊副主席作了大會總結發言。他講到,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把文化和旅游結合起來,能夠推動文化旅游的發展。
下午,胡小平主持宣讀了“尋根天下”全國姓氏文化旅游聯合體以董頌莉為首席策劃的策劃團隊名單、旅游界發起單位名單,并由李立新秘書長、孫遜會長為其頒發榮譽證書。
隨后,大會表決并通過了“尋根天下”全國姓氏文化旅游聯合體的會長、執行會長、常務副會長、副會長、秘書長名單。確立了以朱星任為會長、胡小平為執行會長的領導機構。并聘請王大良為首席顧問;聘請張新斌、衛紹生、石小生、李立新、陳建奎、李喬、陳東輝、孫遜、蘇俊七為高級顧問;聘請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焦姓委員會秘書長焦留政,潘姓委員會執行會長潘晨,薛姓委員會秘書長薛德山,秦姓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秦維貴,常姓委員會會長常鑫,馮姓委員會會長馮海軍,牛姓委員會會長牛保平,賈姓委員會執行會長兼秘書長賈國瑞、副會長賈國彪,何姓委員會秘書長何保安,中華社會文化發展基金會姓氏文化公益基金常務副主任兼總干事陳新等為顧問團隊。
會上,衛紹生圍繞三個關鍵詞展開講話,分別是姓氏、文化、旅游問題。他認為,從姓氏的角度來講,姓氏是一個符號。過去的姓氏包含很多意義,有尊卑貴賤之分,而現在的姓氏承載的內涵并不是很多。與姓氏相關的文化,大致的內容、線索、范圍應該是比較清晰的。衛紹生講到,姓氏文化主要包括姓氏起源、始祖、郡望、姓氏的播遷問題、姓氏的發展演變、姓氏文化名人,我們做姓氏文化旅游,其實就是要圍繞這些基本內容。針對如何把姓氏文化和旅游結合起來,衛紹生認為除了做好以上姓氏文化的六個方面的工作,還要關注以下幾點:第一,線路的確定至關重要;第二,確定明確的具有吸引力的主題;第三,基礎設施的建設;第四,景點的設置;第五,姓氏文化旅游產品的開發。此外,衛紹生認為姓氏文化旅游聯盟非常關鍵,一個景點再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平臺搭建同樣重要。
在下午的會議上,部分姓氏文化研究單位以及旅行社的代表還就姓氏文化與旅游的結合進行了經驗的探討與分享。高淑明、孫遜、王鳳忠、朱星任、牛保平、薛德山、賈國瑞、陳新以及中華伏羲文化研究會理事相振穩、中華蘇學文化會長蘇俊七、徐州市夕陽紅旅行社總經理昌易安、黃帝陵華夏民族根文化創意園項目總策劃路光輝、中國南康百家姓和諧城姓氏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高斌、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同業國際旅行社總經理薛晨曦等代表先后發言。
會上,胡小平宣讀全國姓氏文化旅游聯合體合作共同宣言。
大會最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何姓、潘姓、薛姓、秦姓、常姓、馮姓、牛姓、賈姓、焦姓等委員會代表同朱星任會長共同簽署了“尋根天下”全國姓氏文化旅游聯合體戰略合作協議。
此次大會的召開,就如何將傳統“姓氏文化與旅游尋根文化”有機結合起來,采取互聯網+尋根+旅游的模式,以根親文化為紐帶,多層次、多領域、全方位地開展尋根旅游聯誼活動,打造姓氏尋根與專項旅游相結合這一創新模式,促進尋根文化與旅游兩大產業的融合發展,與會的姓氏研究會領導、專家和旅行社代表,圍繞“追尋先祖的腳步,探訪祖先的蹤跡”這一主題展開熱烈討論和交流。此次會議的圓滿召開,更是對促進姓氏尋根與文化旅游融合發展,推動文化繁榮和產業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尋根問祖是中華民族有史以來的優良傳統。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與會人員還前往山西洪洞大槐樹,開啟尋根之旅,感受根親文化的強大魅力。
“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鸛窩。”位于洪桐縣廣濟寺門前的那棵老槐樹,是多少身居異鄉兒女魂牽夢繞的圣地。明洪武時期的大槐樹移民人數近百萬,遷民地域分布18個省(市),500余縣,涉及李、王、張等800余姓。大槐樹移民后裔不但遍布神州,而且正如江澤民同志參觀大槐樹移民遺址時所說:“全球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樹后裔。”可以說大槐樹承載著數以千萬計移民的戀鄉情結。
表里山河,晉善晉美。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一行沿途參觀考察了有“華夏第一古城”之稱的平遙古城、“中國儒商第一家”常家莊園、“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被稱為“北方民居建筑的一顆明珠”的喬家大院等極具代表性的建筑群。感受了三晉大地厚重的歷史底蘊,優良嚴謹的家訓家風。此次赴山西尋根之旅也促進了各個姓氏委員會之間的交流,增進了相互間的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