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平庸古書畫是否千年難升值

2013/9/27 10:04:39 點擊數: 【字體:

平庸古書畫是否千年難升值
佚名 風俗人物扇面
平庸古書畫是否千年難升值
宮廷畫家《明皇幸蜀圖》(團扇)
平庸古書畫是否千年難升值
佚名 《童戲圖》


    去年底,上海博物館以近三千萬元的天價,拍下了元代畫家朱玉的《揭缽圖》。此后,質疑之聲不斷。不少人認為,朱玉在中國繪畫史上籍籍無名,當不起這樣的高價。事實上,近年來,書畫界藏家的“好古”之風日盛,古代書畫中不少無名之輩的平庸之作日益受到追捧,古書畫拍賣成為這兩年來頹靡的藝術品市場中一抹亮色。那么,究竟平庸的古書畫有多大的收藏價值?未來的升值空間又如何?今人收藏書畫作品應該以什么為導向?業界專家展開了論爭。
  
    文、圖/記者江粵軍
  
    正方
  
    聚寶堂文化傳播中心董事長 周軍超:
  
    盲目收藏古書畫貽害無窮
  

    古書畫收藏熱是一些別有用心的偽專家打造出來的,可謂貽害無窮。我認為與其盲目好古,倒不如著眼當下,收藏一些有藝術創造性的當代名家的作品。
  
    盡管現在盛行“好古”風潮,但藝術在于創造,而有創造性的古代畫家又屈指可數,市面流通的所謂他們的作品大都有爭議性,買進也很難出手;沒有創造性的平庸古書畫就像廣州文德路的那些當代畫家作品,畫風千篇一律,沒啥代表性,買進時雖然價格很低,但存放一千年都不會升值,只留個古畫名分而已。因此我認為,與其收藏那些平庸無奇的古書畫,倒不如把重點放在現當代一流畫家(特別是在世名家)身上,因為他們的作品比那些平庸的古代書畫更有藝術創造性、更靠譜、更穩定,風險相對小很多。上個月,我在廣州的一家拍賣行見到了有“業界嶺南第一眼”美稱的廣東收藏家協會副主席植廣,他告訴我,他們剛好收藏了一張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周彥生的寫意作品《牡丹圖》,并從藝術創造的角度盛贊了周彥生的寫意牡丹,強調畫家自己也承認,這類寫意畫創作的難度超過了工筆畫,藝術價值高且升值空間無窮。
  
    其實,就當代名家而言,藝術決定市場是毋庸置疑的,因為只有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獨特的藝術風格的畫家,其畫作才能與眾不同,才能打動觀者,才能給人帶來異樣的視覺美感和巨大的沖擊力,令人激動不已。當下受市場熱捧的畫壇領軍人物楊之光、周彥生、何家英等,他們的畫風都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個性,深受大眾喜愛,所以代表作都已有過千萬的成交紀錄,而他們的精彩小品今后也會有巨大空間。如早在2003年,我收藏了兩件作品:一張是楊之光的《天鵝湖》,另一張是周彥生的《洛陽牡丹》,各約8平方尺,當時買進才3萬元,而如今可以賣到30萬元到50萬元不等價格了,幾乎年年都在翻倍上漲。這說明:當代名家選對的話,升值空間是巨大的。而收藏當代名家的作品,一定要從藝術家的創造性、影響力和市場基礎入手,加上自己的判斷,千萬別讓市場價值左右了畫家的藝術價值。
  
    總而言之,收藏需要扎實的文化功底和敏銳、獨特的判斷力。藏家入貨,不管買古買今,只有放眼有創造性的名家作品才是硬道理,否則那些平庸無奇的書畫一千年也不會升值。
  
    著名收藏家 郭慶祥:
  
    不僅升值無望而且還有贗品
  

    我一直認為:每個朝代或時代具有創新精神的畫家,其作品的藝術價值就高,不管是有名還是無名,就值得收藏;一些平庸畫家之作,既不能代表那個時代,又不能啟迪后來,藝術價值就很低,市場空間也很有限。
  
    現代人玩收藏,基本目的就是傳承文化,而在收藏過程中,收藏者的個人喜好起著決定因素,并且每個收藏者都有自己的個人目的,如有的人為了保護,有的人為了自己研究,有的人則是想給后代留點家底……而當今大多數收藏者的目的,我想還是出于經濟利益考慮,把收藏等同于投資,把投資回報看成是收藏的唯一目的。這樣一來,收藏古代平庸書畫作品就難以到達目的。除此之外,還永遠有一道歷代收藏者(包括皇帝)都會遇到的檻,那就是真與假。如乾隆征集書畫,大臣們有幾個把真跡獻給他的?更可惡的是,乾隆還在假畫上題字說是真跡。所以,古書畫是稀缺、不可再生的,難道硬要把歷代做的贗品也當成是有價值的藝術品?時間長了,現在一些人不僅作品的真假不分,藝術質量的優劣也分不清了,很可悲!所以,現代的一些“古畫”其實是贗品。
  
    當然,我是以收藏當代藝術作品為主的藏家,并且我是與畫家直接交流的,所以就不存在真假問題。但是,收藏當代書畫,我也是有選擇的。行家都知道,藝術品的升值空間是隨著藝術價值的發現和社會認知程度而提高的。因此,我們一直做的是學術性收藏,一直看重的是具有時代創新精神的藝術家,而在世畫家是我們收藏的重中之重。現在,我選擇藝術家又總結了兩條標準:一條是“豎向”標準,即看這位畫家的作品和理念是否順應藝術史的發展趨勢;另一條就是“橫向”標準,把這位畫家與其同時代的其他畫家作藝術風格和藝術成就的比較,看是否具有獨立獨特性和超越性——這是兩項藝術家價值評判的“硬指標”。
  
    我不收藏古書畫,不管古代名家巨匠的還是平庸之輩的,而只收藏現當代作品。我堅信:只有買到真正有學術價值的名家作品,才會放得越久價值越高,這些作品將來也會一畫難求,逐步變為國寶級藏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2013年09月15日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