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當代畫壇,提到黃胄,大家都會自然想到他是畫驢的大家。那么,黃胄為什么把畢生心血都放在了這其貌不揚、模樣平平的驢身上?他與驢之間竟究有著怎樣的情緣?書畫圏網小編依據史料整理出如下文字,以期與大家分享。
八百里秦川與驢結緣
黃胄非常喜歡畫驢,“文革”期間在農村勞動,曾擔任養驢的任務。據黃胄夫人鄭聞慧記述,黃胄非常喜愛他的毛驢,視驢如同小孩,自己有什么吃的,都會給驢吃,有時給驢吃饅頭,有時甚至給驢吃水果糖。他飼養過的驢,在離開他以后仍能從人群中認出他來,非常溫順。黃胄畫人們常說生活是藝術創作的源泉。黃胄先生則更徹底,他認為,“生活是藝術創作的唯一源泉”這種藝術觀可不可以說是真正形成于黃泛區的寫生期間?黃胄的黃泛區寫生可以說是他的藝術道路的重要轉折點。他自己也曾說過,兩次黃泛區寫生對于自己非常重要。當時也不知道為什么主義奮斗,但對現實生活中的到處是貪官污吏深惡痛絕,作為畫家必須反映老百姓的苦難生活。
1949年參軍后,黃胄來到了新疆,從此一生與新疆結緣,創作了大批反映祖國大西北的作品。新疆人民也把黃胄看作了自己的畫家。后來,由于國家需要及幸遇徐悲鴻、丁井文、羅工柳、陳忻、黃鎮等人,使他有機會來到了北京。后隨師趙望云赴八百里秦川、廣袤浩瀚的新疆寫生,所見最多的動物就是毛驢,故對毛驢印象最深。參軍后,部隊駐地老百姓家家戶戶養毛驢,黃胄助民勞動學會了飼養毛驢。文革期間,黃胄被關進“牛棚”,放了三年的驢。長時間觀驢、放驢、與驢接觸、與驢為伍、以驢為友、和驢對話,這或許就是他藝術創作的生活源泉吧。黃胄先生認為,驢是人類忠實的朋友,他的名言:“驢比人好。驢的高超技巧與其對驢的深入了解和觀察顯然是不能分開的。
黃胄與驢“結緣”,不能不提及“文革”。當時黃胄成了批判的對象,造反派說他是“驢販子”,畫的驢子和女人都是小資產階級情調,將他下放到北京蓮花池勞改基地改造。他的主要任務就是磨豆腐、賣豆腐,這時,他喂了一頭小毛驢。黃胄賣完豆腐之后,常常到一個小酒館要上二兩老酒,飲完之后,再趕著毛驢回家。時間長了,小毛驢對黃胄經常喝酒的小酒館也熟悉了。有一天,黃胄賣完豆腐回來,因太累了,在小驢車上迷迷糊糊睡著了。走到小酒館的時候,毛驢便停下了腳步,看到黃胄還在熟睡,就在他的耳邊叫了幾聲,黃胄一看又到了小酒館,驢子自己已經停了下來,便用手捋捋小驢子,又和它親了親,進店喝酒去了。
黃胄畫驢出名后,“驢價”接連暴漲,其實黃胄畫人物和其它題材功力都極深,而朋友多點名要驢,黃胄則一一應之。后來,要一頭驢不行,一定兩頭以上,黃胄依然以一笑應之。但是,索畫者越來越多,黃胄應酬不了,累病了,自稱欠了朋友不少“驢債”。有的還立下字據以示鄭重。
“驢車”惹禍,笑話百出
“文革”期間,人們見到黃胄和老仹大多趕著驢車,有的說是她和黃胄一塊趕糞車的,有的說是賣西瓜的,有的說是指導黃胄給毛驢拉料的。有一天,黃胄賣完豆腐把毛驢拴在前門附近小胡同里,到前門全聚德烤鴨店去吃烤鴨。待黃胄吃完,出來到小胡同去解毛驢時,一看可傻眼了,那毛驢和驢車都不見了!他嚇得頭發都立起來了,毛驢車要撞著人不就是大事故了?他一路小跑,一口氣跑到菜市口警察崗樓旁邊,離老遠就見那輛驢車和小毛驢拴在崗亭上。這時候跑得他滿身都是汗,酒也醒了七八分,于是他深深地給警察鞠了一個大躬,說:我是犯了錯誤的干部,不會趕毛驢,讓毛驢跑到你這兒來了,非常感謝,你給我拴住了。那位警察說:你這驢車撞壞了人你不是罪上加罪了?黃胄連聲說:是!是!是!還在那兒等著發落,那位警察把臉一轉說:你還不走,站在那兒干什么,以后小心就是了。黃胄又深深鞠了一個躬,去把毛驢解下來,駕上車往回走,一路走一路感謝那位老警察。
還有一天,黃胄從皇亭子拉糞,黃毛驢突然尥蹶子,一個勁地往前跑。路人一齊喊:“小心點,毛驢驚了!”過路行人聽見了,都往后閃。前面黃胄也聽見了,跳下車子閃到路旁。你說怎么著,那毛驢拖著車,竟然停在黃胄面前不動了,黃胄看見是他喂過的毛驢,用手撫摸起他心愛的毛驢。這時他老伴也趕到了,看見黃胄摩挲毛驢,都掉眼淚了。這時老伴對周圍人解釋,牲口通人性的嘛。另一人接著說:你們知道黃胄多么愛他那毛驢,他吃啥就給它吃啥,有時給它吃饅頭,有時還給它吃水果糖呢,像對小孩子一樣啊!”惹得大家都大笑。
黃胄擅長人物畫與動物畫,尤以畫新疆人物和驢著稱。他的筆下的毛驢可與齊白石筆下的蝦相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