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文章

評論:新水墨已被“過度消費”

2014/10/30 15:10:33 點擊數: 【字體:

  關注事件:新水墨作品

  核心觀點:新水墨能否健康發展,達到傳統水墨的藝術高度,甚至能否在藝術史上“留名”,還任重而道遠。

  近兩年,“新水墨”漸漸成了藝術市場的香餑餑,各大畫廊爭相辦新水墨藝術展,拍賣公司也紛紛開啟新水墨專場,就連各大藝博會上,徐累、李津、武藝等幾位新水墨代表人物的作品也在短時間內就能被搶購一空。一時間新水墨風頭正勁,真可謂千年的媳婦熬成婆。

  這股新水墨熱潮并沒有止于國內,國外的拍賣巨頭和重要的博物館早早就嗅到了新水墨的“香氣”。早在去年3月,蘇富比在紐約舉辦“水墨:中國當代水墨展售會”,而大英博物館也舉辦了“現代中國水墨畫展”。在市場持續低迷的情況下,新水墨猶如一針強心劑,成為了國內外畫廊、拍賣行和藏家們爭先恐后追逐的對象。而隨之水漲船高的不僅僅是新水墨的價格,就連國人的民族文化自信也捎帶手爆棚起來。這其中起哄架秧子的人必然不在少數,但是何為新水墨,至今還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目前,市場上普遍把當代水墨、實驗水墨、觀念水墨、數字水墨,甚至新文人畫都框定在新水墨領域,除了傳統的書畫形式,還包容了裝置、影像、新媒體等藝術形式。早在新水墨剛剛崛起時,筆者就曾向潘公凱請教“水墨的當代性”,當時潘公凱給出的答案是,當代性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很多角度都可以體現,比如說可以改變材料、語言、筆墨方法、結構、尺幅、大小。他還表示,水墨的底線就是一定要用毛筆、墨和宣紙,“如果連這三樣都變了,那就不是畫水墨畫了,畫家搞不好是要改行了。”而目前在市場上流通的所謂新水墨也的確保留了這種“底線”,卻在表現手法和思想內涵上向西方靠近,讓水墨畫融入表現主義,用水墨表現當代生活,甚至用拼貼的方式,用毛筆、墨和宣紙搗鼓新花樣。

  的確,當傳統水墨的成就很難超越時,畫家們不得不自己主動去尋求突破。在傳統水墨中尋找新方向,踏著西方成功的道路,以新方法、新思維開拓新路徑,延續中國傳統的藝術生命,這恐怕是很多藝術家積極探索新水墨的動力所在。而從宏觀上來說,新水墨不但迎合了文化民族主義的情緒,也順應了回歸傳統的時尚潮流。但是不可否認,在市場的推動甚至概念炒作下,很多新水墨畫家開始一味地迎合市場,背離了傳統水墨的創作初衷,也忽略了應有的文化取向,而大量的藏家和資金一時快速地涌向新水墨,勢必造成“瘋炒”現象和大量的市場泡沫。由此可見,新水墨的出現,從創新的角度當然是好的嘗試,但是已被“過度消費”的新水墨能否健康發展,達到傳統水墨的藝術高度,甚至能否在藝術史上“留名”,還任重而道遠。

  張碩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北京晨報(2014-10-30)
0
相關信息
精彩展示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