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正安
隸書的學習和其他書體的學習一樣,涉及諸多方面,單從技法層面上來看就有用筆的方法、筆畫的書寫方法、間架結體、章法布白以及碑帖的取舍等,其中尤以“間架結體”的學習內容最為復雜、豐富,難度也最大。特別是對于初學者,在掌握隸書的用筆、點畫、取法之后,其重點應放在間架結構上,所謂的“臨帖”主要的著眼點也是間架結構,可見它對書法的學習是多么重要。如今晁岱衛先生總結了自己學習、創作、研究隸書近50年的方法和經驗,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撰寫出《隸書間架結構八十一法》,這不僅是自己學習書法的心得,更是對當代隸書發展的最新成果和總結,對指導隸書的學習、創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近現代隸書是繼秦隸、漢隸和清隸之后的又一大高峰期。當代隸書具有非常獨特的自我個性,其中最重要的創作審美特征為多元,一面將歷史上所有的隸書樣式進行了創作試驗,另一面在面對近現代以來,先秦、兩漢隸書的大量考古發現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形式構成”的理念,出現了和歷史上各個時期相比審美風格極為不同的隸書形成,創造了一個嶄新的隸書藝術世界。有的取法古隸神秘高古;有的取法漢隸寬博、厚重;也有的以清代隸書為范式追求秀美、典雅的藝術風格;更有取法先秦簡牘帛書的,并結合現代美術思想的理念,創造出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隸書書法作品,形成了當代異彩紛呈的隸書創作景象。
當代隸書的發展主要是指改革開放30多年來隨著“書法熱”的持續不減,隸書作為傳統書法藝術的重要書體之一,也呈現出繁榮發展的喜人景象,為中國書法歷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出現這一良好局面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外因。上世紀初以來先秦古隸和兩漢簡牘帛書的大量發現,為隸書的創作提供了古人無法比擬的先決條件,也大大地拓寬了我們對隸書認知、取法、創作和研究的視野。二是內因。是西方現代美學思想的傳入,如個性的張揚、結體的夸張、水墨的運用等,對書法創作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對隸書“創作形式”的自覺,是對傳統隸書創作形式的突破,為當代隸書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藝術創作空間。
岱衛先生是徐州邳縣人,與傳說中秦代創制隸書的程邈同邑。他的《隸書間架結構八十一法》范字隸書,以東漢隸書為根基,博采眾長,充分汲取了近現代以來隸書考古發現的最新成果,大膽吸收運用了秦隸的結構,漢簡的用筆,以及鏡銘、權量、瓦當等書法載體上的篆、隸書,形成了獨特的書法藝術形式和審美風格。特別是在每一法例字的左邊配上兩行朱砂所寫的隸書韻文,更是古意盎然、清新可人,從這個側面發映出作者對隸書藝術追求的品味和深厚的創作功力。
該書是一部循序漸進介紹如何學習隸書的教科書,書的主體部分為“隸書的結構”部分,作者歸納出隸書典型的八十一種間架結構構成方法,分門別類的進行詳細的介紹。首先用兩個字(有的是一個字)統領其綱,指出該法的主要特征,如第一法“天覆”:用較大的隸書寫宇、宮、宙、官四個例字,在例字的左邊用朱砂小隸書書寫說明:“為上下結構,以寶蓋頭字例說,須上蓋其下,上緊下松”,并在左下角用印刷體進行注釋;又如:七十五法“單”,用較大的隸書寫哥、昌、呂、圭四個例字,在例字的左邊用朱砂小隸書書寫說明:“獨體字注意結體的伸屈指,對稱關系”,并在左下角用印刷體進行注釋,這樣將書法藝術審美、注解和學習融為一體,讓人一目了然。學習者在臨寫隸書的同時,也掌握了隸書的字法,更能舉一反三,為進一步深造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能讓作者對隸書的學習有一個系統的了解,適應不同層次的需要,作者除在“間架結構”主體之外,還分別在其前和后,增加了隸書的用筆、章法和多件作者創作的隸書作品,為學習者進行隸書的入門、創作提供了門徑和范例。
該著雖然主要是談隸書的間架結構,但是并沒有舍棄隸書的用筆和章法。縱觀該書的隸書藝術風格我們可以總結出兩個特征,一是取精。該書中的隸書以漢隸為根基,深深地植入漢隸的土壤之中,為盛開出絢麗的隸書花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對漢隸經典作品《曹全碑》、《禮器碑》、《石門頌》、《西峽頌》等有著精深的掌握,不管是中鋒用筆為主、側鋒取妍為輔,還是結構的端莊和體勢的寬博,都很好的表達了漢隸的整體風格,將學習者帶上了一條學習隸書的正道。二是用宏。作者不僅僅局限于對漢隸的汲取,更能巧妙的將各個時代的隸書風貌、元素運用于自己的創作之中,楚簡的神秘悠遠、漢簡的率真質樸、帛書的圓潤古雅、權量的方直綺斜,甚至將章草的牽帶和簡約,都能在其筆下運用的收放自如,清新自然,表現出作者對隸書技法掌控能力和對隸書知識有著全面系統的修養。
書法雖然是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但是它也深受“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優秀的藝術家一定是“筆墨當隨時代”,應該將時代的藝術精神羊角掛樹、不留痕跡的運用于自己的創作之中。晁岱衛先生的隸書巧妙地將現代藝術審美思想運用于自己的創作之中。書法布白的空間轉換、筆畫的挪讓、偏旁的借代以及結構的夸張等等,都是傳統隸書特別是漢代隸書中所沒有的,使古樸、厚重的隸書增添了濃濃的時代氣息。
當代著名詩人、文化學者余光中先生為該書題寫了“隸宗秦漢,岱衛之法”,前者是指晁岱衛先生隸書立足秦漢基本書風,后者是指晁先生隸書所形成的個人風格,也是指這本書自成體系的新穎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