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在藝術市場上一直是小眾群體,受關注度也遠遠不及國畫和油畫。在本周,版畫卻是藝術圈的熱詞之一。
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5月17日開幕,觀瀾版畫基地作為分會場之一,推出了第四屆觀瀾國際版畫雙年展及主題展、第七屆中國(觀瀾)原創版畫交易會等一系列活動。本屆雙年展首次出現了外國藝術家投稿多于本國藝術家的局面,最終有285件作品入選,來自7個國家的15件作品獲得觀瀾國際版畫獎。對于版畫市場而言,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中國的版畫市場正在不斷發展壯大,并產生著國際影響力。
與版畫有關的消息還有兩則,一是靳尚誼的油畫名作被制作成版畫在京展出,二是一直以版畫制作為核心業務之一的百雅軒悄然換了掌門人。
事實上,人們對于版畫的認知長期處于模糊的狀態。同樣被稱為版畫展,觀瀾版畫雙年展和靳尚誼經典作品版畫展有著質的區別。觀瀾推崇的是原創版畫,也就是版畫家的原創作品。而靳尚誼經典作品版畫展不過是將其油畫限量復制了一番,雖打著“名家復制版畫”的旗號,并沒有原創性。版畫家的作品價值在于原創性,這和國畫、油畫并沒有大的區別,而名家作品復制版畫的價值則更多地體現在畫家的名氣上。厘清這兩者的關系,對于版畫愛好者而言是有必要的,至于藏家喜歡哪一種版畫,看要的是什么了。
百雅軒推廣的版畫復制品頗有爭議,知名版畫家應天齊就曾公開質疑百雅軒的做法。有消息稱,百雅軒經營陷入困境,掌門人一職已經易主。同樣做版畫,觀瀾版畫基地一步一步走得穩健,而百雅軒的經驗也值得思考。版畫作為復數性藝術非常適合大眾收藏,業界應理清認識,持續培育,版畫才能真正熱起來,走進尋常百姓家。
在最近的嘉德春拍中,有一組特殊的拍品引發了一場論戰。這組拍品中,有10件珍稀古籍屬于國家一級文物,還有一件商代犬父丙鼎屬于國家二級文物。北京市文物局在批復文件中表示,國家文物收藏單位將對這些拍品有“優先購買權”。截至5月12日晚,這些拍品均已拍出,總成交價是估價的兩倍有余。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國家單位提出收藏意愿,拍品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
對于國家行使優先購買權,贊成者認為能夠防止文物流失,反對者認為損害了公平性。在筆者看來,拍賣公司在拍賣前,將政府的批復文件廣而告之,這無疑是一種助推拍品價格上漲的手段——政府的批復文件等同于保真證明,告訴廣大藏友這些拍品肯定是真品,趕緊來搶吧。而文物該由誰來購買,如何購買,怎么保證程序的公開、公正和合法性,應該逐漸形成共識。只要能妥善地保存和使用藏品,就不必太計較到底該藏于民還是藏于國了。(祝如)【原標題:模糊的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