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書法收藏要耐住寂寞(2)
2013/9/13 10:44:1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民國名人書法造詣往往都被他們的政治光環所淹沒,其作品的藝術性和市場潛力是不可比擬的。而就當代及近現代的一些書法家的作品而言,其價格更是具有相當優勢。民國書法家的歷史地位和名人效應是兩個關鍵的價值因素,而且民國書法的存世量少,未來的升值潛力和增長空間是必然的。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上來看,只要是來源清晰的作品,就會拍出高價。在2009年秋拍中,一幅孫中山的行書“天下為公”鏡心,估價30萬元至40萬元,成交價高達347.2萬元。
倉大春認為,民國時期書法作品同樣受到作品價值、供需關系、經濟環境、時代背景等各方面的影響。從目前的現狀來看,盡管民國書法的價格區間相對前幾年呈現成倍增長的態勢,但他堅信,從長遠角度來看,民國書法熱必將掀起新一輪的價格高峰。倉大春提醒:“任何投資都是呈現波浪式、曲線形的上升態勢,藝術品收藏投資同樣遵循這樣的規律,收藏投資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時間。”楊桂思【原標題:民國書法收藏要耐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