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調天凈沙·春
(元)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
闌干樓閣簾櫳。
楊柳秋千院中。
啼鶯舞燕,
小橋流水飛紅。
[注釋]
(1)和風:多指春季的微風。 (2)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3)簾櫳:窗戶上的簾子。李煜《搗練子》:“無賴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
[譯文]
山綠了,陽光暖了,吹起和煦的春風。樓閣上少女憑欄眺望,高卷起簾櫳。院子里楊柳依依,秋千輕輕搖動,院外有飛舞的春燕,啼喈的黃鶯,小橋之下流水潺潺,落花飛紅。
慢板類
這是越調最具代表性的音樂體系。有[大慢板]、[陰四板]、[二八板](如《諸葛亮吊孝》中“小喬坐府”一折“九月重陽菊花黃”的過門,再比如《掉印》中“繡花屏”一折“風和日暖艷陽天”的過門)、[高四腔](多用于黑頭、花腔等)等。這一類字少腔多,一板三眼,多表達哀怨、感傷、思戀、唉嘆等情感。
流水類
這是越調音樂創作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有[慢流水]、[苦流水]、[連頭流水]、[對口流水]、[上口流水]、[緊頭流水]等。
銅器調類
使用這樣的音樂時,過門時打擊銅器,過門多,說唱性強。上下句,每兩句打擊一次銅器。其派生調有:[十字頭](每句十個字,三三四結構,最為著名是就是“四千歲你莫要羞愧難當”)、[亂彈](每句一般七個字,二二三結構,比如“滿天烏云風吹散”“靈前故友祭忠魂”“日落西山還轉東,我們楊家保國代代忠”)。毛愛蓮很多唱腔就是用的[亂彈],但“句句是[亂彈],句句不重音”;要快就快,要慢就慢,要高就高,要低就低,要強就強,要弱就弱。創作了膾炙人口的越調亂彈戲。
垛子類
也叫攢子類。主要板式是垛子,頂板唱。字少腔多,字句靈活,可加襯字。主要用于敘事、指責、爭辯、哀傷、痛苦地申訴等情節中。“張口板合口眼”,唱到板上叫頂板唱,即是垛子,唱到眼上即是亂彈。垛子類的派生板式有[花垛子](比如《舌戰群儒》“莫道這長江水風急浪又猛”)、[疊句垛子](比如《劉金定下南唐》中“坐山”一折)等。
散板類
有[非板](節奏自由,可以獨立)、[滾板]、[倒板](是一段唱腔的引子,比如《舌戰群儒》中“乘長風下江東連天濤涌”。其派生板式稱[軟倒板],多由旦角演唱,比如《楊門女將》中“風瀟瀟霧漫漫星光慘淡”)、[大起板]、[叫板](多在幕后唱,比如《斬楊景》中“日落西山還轉東”的前奏“女兒們,隨娘來呀”)等等
哭腔
有板無眼,緊打慢唱,唱腔自由。
過板
第一句不獨立存在,打擊樂器奏出如上梯一般,所以又叫[上天梯],比如《扒瓜園》“老頭子給隊里來種瓜”。
黑夾調 碰板兒
又稱拉馬調。頂板唱,多用于抒情、對唱的時候。
碰花垛。由碰板和花垛子結合而成,多用于抒情、緩慢情緒的表達等時候。比如《盡瘁祈山》中“孔明祭燈”一折。【原標題:越調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