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文章

河南民間藝術---皮影藝術

2013/11/29 16:14:33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民間藝術---皮影藝術


    栩栩如生的民間皮影藝術

    古老的木架,雪白的幕布,恍惚而溫暖的紅色光影,激越的鼓樂聲中抑揚頓挫的唱和,幾根細細的木棍舞弄著幾個小小的“演員”蹦蹦跳跳。這就是皮影,一種極其古老的民間表演藝術。它是用獸皮(水牛皮或驢皮)鏤刻成戲劇人物的影人造型,由皮影戲人掌簽,借助幕布和燈光,映出一出出生動感人的戲曲故事,并有伴奏、演唱,所以皮影戲又叫“土電影”、“燈影戲”。農民們非常喜愛自己的“土電影”,他們對皮影戲的評價是:“一口敘盡千古事,雙手對舞百萬兵。”小小的銀幕,可以取得以近追遠,以小見大,生動有趣的藝術效果,它是我省傳統民間藝術百花園中的一朵鮮艷之花。

    傳說皮影起源漢代。據《漢書·外戚傳》記載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死后,漢武帝非常思念李夫人,便命宮人李少翁刻李夫人肖像,置于武帝帳中,夜晚用燈照射,投影于帳上,栩栩如生,使武帝心情愉悅,解決了思念之情,由此演變成為影子戲.流傳到民間街頭巷尾,村落庭院。

    皮影,在我國真正形成一種獨立的藝術形式是在北宋時期。當時北宋的都城東京(開封市),就有許多專業的皮影班子,每年農歷的元宵燈節,北宋京城在大街小巷都設置“小影戲棚子”。觀者扶老攜幼,人山人海。公元1127年,北宋敗于金兵,京城遷往浙江臨安(今杭州),一大批影戲藝人被迫隨王室南逃,在南方各省扎根落戶,形成了南方各省的地方風格。

    金兵占領汴梁(開封市)后,有史可查的是曾把各種民間藝人,強制押運到北方,其中也包括一批影戲藝人。宋人徐夢莘寫的一本《三朝會盟編》中就有這樣的記載:“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五日,金人來索御前祗侯方脈醫人、教坊樂人、內侍官四十五;雜劇、說話(評書)、影戲、小說、嘌唱、弄傀儡、打筋斗、彈箏、琵琶、吹笛等藝人一百五十余家,令開封府押赴軍前。”由于金、元、明、清均建都于北方,部分影戲藝人及其后裔和分支,在我國北方各省扎根,并逐漸形成北方各省的地方特征。如河北的灤州,河南的羅山、新縣、桐柏、靈寶,京東、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等地。

    我省以往除羅山、靈寶、桐柏、新縣等地外,還有長垣、內黃、欒川、偃師、伊川、淅川、鄧縣、內鄉、南召、方城、盧氏等地,均有影戲藝人的組織。冬閑時,他們活躍在山鄉僻野、深山老林,活躍了農村的文化生活,但目前仍能堅持演出的只有豫西的靈寶,南陽地區的桐柏和信陽地區的羅山、新縣等少數幾個縣了。

    靈寶縣的皮影表演藝術,傳說起源于清代中葉。據祖傳六代的皮影老藝人劉金才和祖傳五代的剪紙老藝人楊仰溪講,清道光年間岳渡村一位姓獎閻的和溝東村一位姓楊的鄉紳,都在京城作官,他們告老還鄉后,從京城帶回了皮影,和閻謝村的一些地方紳士組班結社,招收流散藝童學藝,輪流在各家舉行堂會,自演自娛。由于受當時的條件限制,演唱時的樂器伴奏僅有三叉板、笛子和四弦,演出的場所也大都在達官貴人或紳士富戶的庭院。到了明末清初,這種庭院演唱藝術已發展成為靈寶縣民間娛樂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到了民國初年,靈寶縣已發展到十幾個影戲班子,有幾百人的藝人隊伍,遍及澗河兩岸和焦村一帶的幾十個村子。

    靈寶縣靠近華山、亞武山和永樂宮道教圣地,深受道教音樂曲牌的影響,所以,皮影藝術與當地曲藝道情說唱密切結合,是靈寶皮影的顯著特點。“道情”又名“道經”、“八仙樂”,是道教宣傳教義的重要工具。其使用的樂器,均與傳說中的八仙法器有關。如:魚鼓、簡板,傳說是張果老的法器;月琴,形如琵琶,傳說是漢鐘離的芭蕉扇演化而成;碰鐘,形如鐵笊籬,傳說為何仙姑的法器;竹笛,傳說是韓湘子的玉蕭演變而成;四弘,傳說是由鐵拐李的火葫蘆變化而成;云陽板,據說是蘭采和所傳……

    道情和皮影藝術結合后,產生了兩個顯著變化;一是演出時一般安排在中堂內,藝人演出時必須衣帽穿戴整齊,坐姿端正,以示對道教的尊敬信奉;二是影戲采取“道情”曲牌,委婉動聽,使表演藝術更為豐富,更吸引人,擁有較多的觀眾。

    近年來,影戲藝人不斷改進提高。在道情唱腔的基礎上又融進了眉戶、秦腔的唱法;伴奏又吸收了蒲劇打擊樂器的鼓點特色,老藝人羅山喜又引進了“道情”原本沒有的銅器,再加上自然形成的當地方言,形成了一種高亢別致的情調。

    道情皮影的唱腔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多采用7字句和10字句。主要調門有“官調”(喜調)和“梅調”(哀調)兩種。“官調”又稱“官系”,各種調門多用“歡音”,曲調明朗,善于抒情,歡快、詼諧,是小生、彩旦、花臉等行當常用調門。“梅調”相反,多用“苦音”,唱腔凄涼、哀傷,是老生、小旦等常用的調門。除“官調”、“梅調”外,還有“飛調”、“袍調”、“金錢滾”、“皮滾白”等等。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先峰旅游網 2008-4-24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越調元曲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 慶陽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