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淮地區,流傳有一種清雅動聽的情歌小曲,名曰:“淮調”。要問它的來由,還有段故事呢。
在白露河、史河、灌河三河的匯合之處,有一個集鎮,名叫“三河尖”。過去,這里是水旱碼頭,舟來車往,南客北商,可熱鬧啦!
鎮上一家“富春院”里,有位名叫秦淮嬌的歌妓,是一個才藝雙絕的多情女子。淮嬌原本是良家姑娘,只為淮河鬧災,毀了家園,逃難途中,又遇匪患,幾經轉賣淪落到這步田地。
秦淮嬌身落煙花,悲苦難言,一直打著從良做人的主意。有一天,她得遇一個有才有貌、溫文爾雅的趕考秀才——王公子,二人見面,彼此愛慕,整日詩來詩往,害得王公子也不說登程趕考了。秦淮嬌通曉事理,她拉著公子勸解道:“王郎若真心愛我,我愿嫁給你……”王公子驚道:“姐姐高居樓上,金樽玉食,歌舞升平,何等富貴,怎么能肯嫁給我個窮秀才呢?”淮嬌含淚說道:“王郎此言差矣!人生在世,還是貼已的人兒結成個對兒,白頭偕老,方是正理;我這里外人看來朱樓高貴,只不過都是過眼的煙云。那些個富商權貴,哪個不是酒色之徒?來我這里,還不是追歡買笑?哪個有憐香惜玉的真心?我觀王郎,眼下雖是貧窮些,絕不是久居人下之人,王郎若真的不嫌棄我煙花卑賤,我愿盡心地侍奉你一輩子!”王公子見秦淮嬌如此鐘情,滿心歡喜,當下就一口答應了婚事。秦淮嬌又拉住王公子道:“王郎,此地你也不可久戀,快登程趕考去吧。考中考不中都望你不及早回來贖奴身去……”說著話,淮嬌拿出二十兩白銀出來,遞給王公子道,“這點銀兩,就留你進京作盤纏吧。王郎,奴家今日既將終身托付給了你,誓死再無變更之理!你一日不來,我等你一日;一月不來,我等你一月;一年不來,我等你一年;十年不來,我等你十年;永世不來了,這滔滔淮河……便是我葬身之所了……”王公子當即跪下,對天立誓盟愿。第二天,二人揮淚而別。
王公子去后,一月、二月、三月……一年過去了,竟杳無音信;秦淮嬌自公子走后,閉門房中,老鴇兒打死打活也不肯再按客,她終日盼王公子快點回來。盼啊盼啊,心盼碎了,眼盼穿了,人也瘦得不成個樣子了,成天病懨懨的。老鴇兒見淮嬌沒什么用了,便一頓臭罵將她趕出了富春院。
秦淮嬌出了富春院,一心要找到王公子。她沿著淮河走,不停地向王公子去的方向走;嘴上不停地唱著懷念王公子的歌:
小奴家上長街親自卜卦,
問蒼天奴的人你在何涯?
恨王郎直無心一點不假,
氣休休倒與你罷不能罷。
人問起事由來吾將口啞,
常憶起與郎交情確不差。
皂與白辨不辨只在我倆,
可記得分別時兩心刀扎。
手無力卻將你永拋不下,
心思你口念你常把淚擦。
……
一輪明月當空照,
二行淚珠往下拋。
三更對天來禱告,
郎呀,四季相思奴害定了。
五言詩吟不盡心中之苦,
六爻課卜不盡所遇所遭。
七弦琴彈不盡心中哀調,
八行書書不盡肺腑憂焦。
九重陽我郎進京去趕的考,
十里亭奴曾對你把話相教;
中不中約定歸期切莫忘了啊!
可曾想奴盼你春、夏、秋、冬,
眼前又是九盡寒消。
秦淮嬌歌聲凄凄婉婉,誰聽了都會傷心落淚……
王公子到底是負心了,是遇難了,誰也說不清楚;可一代名妓秦淮嬌確是真的投了淮河了……
秦淮嬌唱的高雅的情歌被人們傳開了。淮河上的青年男女,人人會唱,引以為榮!
淮嬌情歌,開始人們稱它“淮嬌調”,后來,人們干脆稱它“淮調。”于是,淮調就這樣流行開了。
講 述 人:陶炳華,70歲,中學,干部
采 錄 人:曹家振,男,60歲,高中,干部,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
流傳地區:沿淮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