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修嘉應觀時雍正皇帝坐鎮嘉應觀親任總指揮、總監。按計劃,說造大銅鐘了,造什么樣的鐘呢?雍正皇帝想在北京城就能聽黃河漲落的鐘聲。嘉應觀離北京有千里遠,他想造一口能傳千里遠的大鐘。他聽說開封相國寺鐘能傳八百里,他就親自去相國寺訪問。
老僧告訴他,相國寺的鐘是宋朝建寺時一個叫樂仙翁的人來此云游,用八卦推演定的音、設計的圖樣,由武陟縣牛文莊的工匠鑄造的。老僧說:“你就是仿相國寺的鐘再叫武陟縣牛文莊工匠造一個,也只能傳八百里。你在北京也聽不到嘉應觀的鐘聲。”雍正皇帝說:“請老僧給想個辦法吧?”
老僧想了想說:“銅比鐵發音性能好,按樂仙翁設計的圖樣把鑄鐵換鑄銅,我想你的愿望就能實現。”
雍正回到嘉應觀就向武陟縣牛文莊的工匠寫了道圣旨,叫牛文莊的工匠仿相國寺的鐵鐘給嘉應觀鑄造一口銅鐘。交給道長牛鈕去宣讀。
牛鈕說:“武陟縣牛文莊的工匠歷來是鑄鐵的,沒聽說他們會鑄銅。”
雍正皇帝說:“銅和鐵差不多,會鑄鐵就會鑄銅,少啰嗦,快去吧!”
牛鈕知道雍正脾氣暴烈,不敢再多嘴,只好帶著圣旨前往。
牛文莊鑄鐵師傅拒絕說:“我們只會鑄鐵不會鑄銅,請另找別人吧!”
牛鈕重復雍正的話說:“銅和鐵差不多,會鑄鐵就會鑄銅,抗旨不遵要殺頭的。”
師傅只好硬著頭皮說:“只好試試再說!”牛鈕說:“小卒過河,只有一心向前,沒有后退余地。不能抱試試看的態度,一定得成功。”師傅只好點點頭說:“是,一定保證成功。”
大銅鐘終于鑄造成功了,成了嘉應觀一絕。
據說,敲神仙設計的鐘能“保平安”,因此又叫平安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