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心里非常高興,在咸陽宮擺設(shè)了盛大的酒宴,招待文武百官。
有一個叫淳于越的博士對秦始皇的郡縣制不贊成。這天,可能多喝了點酒,就信口開河地說:“商、周兩代國王傳了一千多年,都是分封制。咱現(xiàn)在搞郡縣制,恐怕不會長治久安。”丞相李斯反駁說:“我看你沒操好心,是在利用古書上的記載來攻擊現(xiàn)行的國家制度。”他說到這里又轉(zhuǎn)身對秦始皇說:“現(xiàn)在就是有那么一些讀書人,總覺得現(xiàn)在的制度沒古代的好,到處煽風(fēng)點火,造謠惑眾,唯恐天下不亂。這樣發(fā)展下去,非亡國不可。為此,我建議,除秦國的史書和有關(guān)醫(yī)藥、算卦、植樹的書籍外,其他統(tǒng)統(tǒng)燒掉。”秦始皇想了想,覺得李斯說的有道理,隨即向全國下了道焚書令。全國就燃起了焚書大火,許多珍貴的古籍頓時化成了灰燼。
焚書第二年,方士盧生和侯生知道秦始皇特別怕死,就欺騙秦始皇,說他們有長生不老之術(shù),能煉長生不老之藥,秦始皇信以為真,賞給他們不少錢財。他們怕事情敗露沒有好下場,就帶著騙取的錢財偷偷逃跑了。這下可把秦始皇氣壞了,他覺得讀書人都不是好東西,于是就下了道命令給各郡守縣令,凡見讀書人就抓、就殺。
山東省曲阜縣有個孔子的后裔叫孔寶,他不但藏有先人孔丘及其弟子們的書籍,而且對秦始皇的焚書政策十分不滿,不斷和人議論。秦始皇坑儒命令傳到曲阜后,有人向縣令告了密。縣令決定第二天搜查孔府,逮捕孔寶。誰知有個衙役和孔寶十分友好,他聽到了風(fēng)聲,連忙告訴了孔寶。孔寶就帶著全家和他那個寶貴的書箱連夜遁逃了。
寶村原來沒有村莊,只有一個農(nóng)夫種田時避雨和歇息的草庵。孔寶帶著全家和他那寶貴的書箱跑到這里就落了腳。他不敢姓孔了,就將名改為姓,姓寶。他在這里繁衍后代,形成村子,取名寶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