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箱戲停鑼后,將喜神面朝下置于大衣箱中,用紅紙書“封箱大吉”封之。另列喜神牌位于郎神(相傳為唐明皇)之旁,全體演員焚香禮拜。到除夕五更之際,再另祭五大仙師(老虎、黃鼠狼、蛇、老鼠、兔子合繪圖像,設于郎神神位對面),之后由武生和棒角奔赴城郊田野,稱為迎郎神。中途若遇見豬時,認為諸(豬)事吉利,預兆一年無奔波流離之苦;若遇見兔子,認為不吉利,預示一年內必將東遷西移、不得安寧;若什么也不見,更是忌諱。返回后到五大仙像前,用雞血滴于大酒盅內,全體演員各飲一口。因“雞”與“吉”同音,稱之為破法,再共祭郎神。
據說唐代的君臣都愛唱戲,經常帶著家人、孩子到梨樹園里練唱。有一次,大臣魏征的夫人抱著孩子也來演戲、排戲。孩子困了,她就把孩子放在大衣箱內睡覺。等戲演完了去抱孩子時,孩子已悶死了。魏夫人悲痛欲絕,在場的演員也很難過,都跪下稱他為“大師哥”、“大師兄”。后人為了紀念他,就刻了一尊像放在大衣箱中,稱其為“莊(妝)王爺”、“彩娃娃”,為的是保佑劇團平安生財。
“喜神”即郎神、莊王爺,也俗稱“彩娃娃”。劇團里敬的莊王爺像,一般用桃木雕刻而成,一尺多高,五官俱全,身穿絳紅色沿白邊大襟戲裝,腳蹬朝靴,神態端莊。劇團每到一地,首先把莊王爺請出來,供奉在大衣案上,點上一炷香,說上一段祝愿的話,如:“請出莊王,保佑四方,一世通達,萬事順暢,全團和睦,演出吉祥。”若演員之間出現了矛盾,也要請出大師兄,通過拜莊王爺化解矛盾。
如今,沁陽市王召鄉尚香村的懷梆劇團的戲衣箱中還保存有莊王爺。(王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