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焦作 >> 名人名家 >> 書畫鑒賞與收藏 >> 瀏覽焦作

李廣武:“微書”寫青春(2)

2013/10/31 11:21:35 點擊數: 【字體:

    至于扇面微書,更需要有精巧的布局。以他的《道德經》扇面為例,扇長一尺,書寫空間不過半尺余,卻要容納整部經典的5284字,加上特殊的扇形結構,布局結構并非橫平豎直,無疑又大大增添了創作的難度,每書寫一幅微書扇面需要用10天左右。

    的確,微書創作空間狹小,方寸之間已是峰回路轉。書寫時需凝神靜氣,腕隨目動,心在筆先。常常是“千鈞之力”,僅收“毫末之功”。而他又堅持裸眼創作,時間不長,自然會眼酸手疼,而此時若稍有停頓,則感覺頓失。再次書寫,還需在草紙上演練,等感覺回來了才能正式續寫。一張作品,一旦寫錯一字,則整張扇面必須丟棄。

    為達到最佳的習練效果,李廣武為自己制定了嚴格的練習課程。從最簡單的筆畫到復雜的整字,從簡體字到繁體字,從一種書體到多種書體,寒來暑往,每日不輟。

    如今的李廣武,不僅克服了習練微書初期的種種困難和困惑,還向著更高的目標努力。

    獨樹一幟

    “要讓書法界接受微書這種新形式,就必須跳出傳統書體的囿圍,展現微書獨特的藝術審美。”正是這個心愿,成為李廣武書法求進道路上的動力。

    唐代著名書法評論家孫過庭講:“初學分布,務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籍此李廣武認為,書法的生命力就在中華幾千年漢字的不斷演化進程中,后來者既要學習古人,又不能故步自封。

    同時,李廣武還清醒地知道,微書藝術并不是單純的技巧問題,書家的綜合修養決定了其書藝的高度。近年來,他的足跡踏遍了祖國大江南北,多方拜訪名師,廣交志友,系統學習了不同風格的書法技藝。每當聽聞某地發現新的碑帖,必親自前往,細心臨摹研究,如癡如醉。“與碑帖對話,有助于我進一步理解中國書法的精髓”。

    在長期習練和創作過程中,李廣武逐漸形成了以微楷為主,博涉諸體的獨特風格。他的微書扇面,布局神韻可謂一致,但細觀之下,字與字之間卻又是變化隨欲,別有洞天。用李廣武的話來說,常常是“似魏碑而非魏碑,似王非王,似寫鐘,非寫鐘”。

    成就斐然

    十幾年彈指一揮間,逝去的是年華,不變的是信念。李廣武正是憑借著他對微書的熱愛以及頑強的毅力,一步步贏得人們的認可。許多書畫愛好者和收藏家慕名向他索字,他用微書抄寫的《金剛般若波羅蜜》(即《金剛經》)扇面,被蘇州寒山寺、濟南靈巖寺等千年古剎作為經典作品收藏。

    近年來,李廣武創作了微書扇面作品近200幅,內容有《道德經》《孫子兵法》《茶經》等經典詩文,藏家遍布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北美等華人聚集的地方。大凡見過李廣武微書作品的人,都對他贊不絕口。沁陽市書發家協會主席劉峻在評價李廣武的作品時說:“李廣武的微書獨辟蹊徑,小中見大,品位高雅,真正是小扇面大乾坤啊!”

    美籍華人、著名泥塑藝術家、詩人倪虎看到李廣武的作品后,欣然為他題下了嵌名贊詩:“桃李報得三春暉,業廣仍需再努力。文武并行天下路,微書凝聚真功夫。”

    年屆不惑之年的李廣武依舊過著清貧的生活。除卻對書法的喜愛,他更多的是對家鄉的關注和熱忱。他常說:“我是土生土長的焦作人,我要為焦作的書法藝術事業盡自己的一點綿薄之力。”本報記者 楊 帆【原標題:李廣武:“微書”寫青春】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焦作日報 2013年10月31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