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尚誼近年的新作《八大山人》,令熟悉靳尚誼藝術的觀眾眼前為之一亮。畫面構圖靜謐而空靈,情感表達含蓄而雋永。八大山人孤寂而憂傷的眼神,令人久久而不能忘懷。
這幅作品,延續了靳先生近年將油畫融入中國審美經驗的思路,是一件非常成功的精心力作。靳先生,享譽中外油畫界,是當代中國油畫家的代表人物。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油畫家,他在六十年代以革命歷史畫為起點,開始在畫壇上嶄露頭角。八十年代,靳先生取法西方油畫技巧,開創了中國油畫新古典主義流派。《塔吉克新娘》便是其標志性的轉型代表作。九十年代,靳先生開始將西方古典油畫技法與中國畫對神韻、對筆墨的審美追求結合,開創了獨具東方情調的意境油畫風格,《畫家黃賓虹》、《坐著的黃賓虹》、《畫僧髡殘》等作品都是這一嘗試的杰出成果。近年創作的《八大山人》延續了這一思路之余,同時又體現了創作者對這一思路更為深入、更精辟到位的思考。
在《八大山人》這幅作品中,靳先生塑造了八大山人歷經國破家亡、晚年孤寂凄苦的形象。八大山人,是中國美術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他名朱耷,江西南昌人,為明朝朱權九世孫。明朝滅亡后,國破家毀,悲憤出家,后改做道士,晚年棄僧還俗。“八大山人”是其晚年還俗后所取的號,并一直用到離世,取“類哭之、笑之”、哭笑不得之意,表達他故國淪亡的隱痛。他以寫意花鳥畫著稱,書法、篆刻、詩文亦善。他的畫作,多是雄健儉樸、枯索冷寂的風格,反映了他內心的孤憤、凄涼而高傲、堅忍。在《八大山人》這幅畫作中,八大山人面容清癯,雙目微垂,頭梳一髻,左手執一竹笠,右手微握,身穿樸素的淡青色長袍。這些細節暗示了主角生活的清苦。八大山人坐的地方是一片綠洲上,身后是一片河流。靳先生將人物、人物所在的位置(綠洲)安排在畫的左面,右面留出一片留白表現河流。這樣的構圖正是中國畫常用的半邊留白構圖。中國畫以這樣的構圖方式營造水天一色、蒼茫一片的空靈意境。在這幅作品,人物是寫實的,而背景是詩意的、意象的。同時,靳先生還減少了對光線明暗、空間立體的強調,將人物、背景平面化處理,并且采用相近的、雅致的淡色,也即綠洲之綠與長袍之青,使整個畫面更接近中國畫的審美意趣。人物眼神、肢體透露的郁結堅毅、畫面的靜謐空靈,生動地再現了八大山人的孤寂郁結、堅毅自守的形象,引領著觀眾感受主題人物的內心、思考創作者創作的深層含義。觀眾不僅僅是與八大山人“對話”,還在同時與創作者“交流”。
《八大山人》這一作品,用雅致的色調、空靈的構圖表現含蓄而幽深的情感,是東方審美趣味與西方藝術形式水乳交融式的融合、運用。它不僅僅是畫家高超技藝水平的表現,更體現了畫家對個人生活理想、創作理念的深層思考。它處處無不透露了畫家作為中國知識分子的氣度和優雅、對民族文化傳承的體會和擔當。它是中國式意境油畫創作一次成功的深度探索,為中國油畫指明了新的發展方向!驹瓨祟}:靜謐之美――試評靳尚誼的《八大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