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1054—1126),字道夫(一作道輔),開封人,北宋權宦,“六賊”之一。童貫性巧媚,初任供奉官,在杭州為徽宗搜括書畫奇巧,助蔡京為相,京薦其為西北監軍,領樞密院事,掌兵權二十年,權傾內外;時稱蔡京為“公相”,稱他為“媼相”;宣和四年,攻遼失敗,乞金兵代取燕京,以百萬貫贖燕京等空城而回,侈言恢復之功;宣和七年,金兵南下,他由太原逃至開封,隨徽宗南逃;欽宗即位,童貫被貶而在經南雄(廣東南雄縣)途中被賜死[來源請求],監察御史張澄監斬童貫并函首赴闕。《宋史》列為“奸臣”;童貫是中國歷史上掌控軍權最大的宦官;獲得爵位最高的宦官;第一位代表國家出使的宦官;是被冊封為王的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