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開封 >> 當代開封 >> 展示我家鄉(xiāng) >> 瀏覽開封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尋覓開封古槐

2013/11/26 11:46:33 點擊數(shù): 【字體:

尋覓開封古槐

“朱抱槐”

尋覓開封古槐

繁塔旁的古槐

    開封與槐樹的淵源很深,北宋的時候有“三槐堂”佳話,至今開封仍有其舊址。有的街道與槐樹有關(guān),如開封火車站西側(cè)不遠有條街道叫槐樹院街。開封歷史悠久,不但名勝古跡隨處可見,而且古樹名木也很多。根據(jù)統(tǒng)計,開封掛牌保護的古樹名木有47棵,其中國槐就有34棵。

    我曾多次尋找繁塔附近的古槐,幾年不得見。其實,幾乎10多年,我就與它比鄰而居。直到前年景區(qū)改造,密集的民居拆遷后這棵古槐才露出尊容。它的華麗出場使人難忘,看第一眼知道什么叫滄桑,看第二眼知道什么叫古樸,樹皮嶙峋,一邊枝葉茂盛、一邊枝干干枯,樹身有幾米粗,樹身高約3米,其樹齡比陳橋驛趙匡胤系馬槐還要長。《開封文史資料》第十一輯刊文說這棵樹是漢槐,說劉邦在青少年時聽說信陵君的故事,十分仰慕,每次從魏國故都大梁經(jīng)過,都要去信陵君的墳地虔誠祭祀。民間傳說,有一次劉邦清明節(jié)去信陵君墓時,走到此處大雨滂沱,直到下午仍不止,最后劉邦在此處親手栽下一棵槐樹,以示懷(槐)念之意,故稱漢槐,又稱劉邦槐。我查閱《中州古樹志》,在漢槐名錄中未見記載,開封人都稱其為老藥槐。目前比較可信的說法是,這棵槐樹是隋末唐初名將尉遲敬德在開封繁塔北親手栽植,至今已1300余年。

    朱仙鎮(zhèn)清真寺內(nèi)有一棵槐樹,叫“相思槐”,只是,僅僅剩下了樹干,靜靜躺在大殿左側(cè)。這棵“相思槐”見證了北宋滅亡之后,岳飛揮師北伐大破金兵的歷史。當年,岳飛的元帥府就設(shè)在朱仙鎮(zhèn)清真寺內(nèi),岳飛的戰(zhàn)馬常拴在這棵槐樹下。岳飛常在槐樹下散步打拳、研習兵法、召集會議,與槐樹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后人稱之為“岳槐”。朱仙鎮(zhèn)一戰(zhàn),使岳飛人氣指數(shù)增高。宋高宗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于是就下12道金牌召岳飛返回。朱仙鎮(zhèn)的父老們個個痛哭不已,老槐樹似乎比人更加悲痛,竟把全身的汁液涌向樹葉,一片槐葉一個淚泉,竟然流出紅色的汁液。第二年,岳飛被害,噩耗傳到朱仙鎮(zhèn),老槐樹枝葉漸漸枯萎。民間傳說,此樹是由于過度悲傷思念岳飛而亡的,后被人們稱作“相思槐”。明朝于謙路過朱仙鎮(zhèn)時,聽了“相思槐”的故事,特意前往瞻仰,并題詩《頌相思槐贊岳飛》一首。

    早幾年還聽說在無梁廟街有古槐,專門走了3次,竟然沒覓著。這次我有備而來,連續(xù)問了幾個在路邊曬暖的老太太,她們說“老槐爺啊,附近有兩棵呢”。她們先把我領(lǐng)進了21號院,可惜的是來晚了,躍入眼簾的是蒼老的枝丫和干枯的樹干。老人們說,這棵槐樹新中國成立前叫“艮槐”。我心里一驚,莫非是艮岳里面的槐樹?按照無梁廟街現(xiàn)在的位置,比照北宋皇宮的位置,這地方大概在艮岳的邊緣地帶。這棵古槐無疑是北宋遺留的一棵槐樹,它見證了北宋的東京夢華和王室的倉皇南渡。這棵樹,槐花香天下,綠蔭護江山。那些宮女嬪妃流連艮岳,曾在此樹下停留。風來了,雨來了,黃河大水也來了。你走了,她走了,層層淤泥留下了。這棵槐樹堅強存活。一千年來,樹枝遒勁,生機勃勃,雖樹身埋在土下三四米,仍是年年發(fā)新葉。只是最近10余年來,因為樹上生了蟲子,葉子被吃盡,這棵樹慢慢謝幕,終于作古。我看到掙扎的枝干仿佛在訴說歷史,已經(jīng)干枯的枝丫留下無盡的遺憾,根部發(fā)出的一棵泡桐已經(jīng)碗口粗。希望殘留的標本不要移動,期待新的枝條再次長出。

    令人欣慰的是,我在15號院看到了周王府的槐樹。樹上保護牌上標示有500多年了,這棵古槐生機勃勃,并且已經(jīng)延續(xù)了三代。院中居民蔡大嫂告訴我,原來這樹有3米粗,后來樹枝被蟲蛀了,樹枝折了。現(xiàn)在北邊的大樹是第二代槐樹,因為樹身有洞,怕大樹的枝再折了,她就用一個T字木架支撐著槐樹。南邊生長的是第三代槐樹,新生的樹身包裹著第一代消瘦的槐樹主干。這棵槐樹一定傾聽過朱有的戲劇,不禁讓我想起李夢陽的詩句:“中山孺子倚新妝,鄭女燕姬獨擅場。齊唱憲王春樂府,金梁橋外月如霜。”

    在商業(yè)大院21號門前還有一棵元代的古槐樹。穿過一座近代建筑,在其東側(cè)我找到了這棵槐樹。該樹生存空間很小,但是卻很有生機。這棵槐樹粗約2.8米、高約8米,如一把巨傘垂下陰涼。據(jù)《開封市地名志》記載,此地北宋的時候為御史臺署,明代的時候為按察司署,地勢較高。明初,朱元璋駐開封的時候,常抱著這棵槐樹鍛煉身體,開封人稱此樹為“朱抱槐”或“朱槐”。

    曹丕《槐賦》云“有大邦之美樹,惟令質(zhì)之可嘉”,贊譽槐樹為大國良木。曹植《槐樹賦》也稱贊槐樹因品質(zhì)華麗,才獲得了至尊地位,有蔭佑眾生的恩澤。這些古槐書寫了古城的傳奇,它們站在歲月的河邊,靜觀風云變幻,目睹歷史的變遷,始終以一棵樹的姿勢站立,風雨不懼,無視流言和蜚語,分擔寒潮、風雷、霹靂,共享霧靄、流嵐、虹霓。它們身軀偉岸,堅守土地,任歲月東流去。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開封日報(2013-11-26)
0
下一條:沒有了上一條:話說巷·里·門——高門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梨園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剪紙皮影迷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