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傳統文藝 >> 文藝知識 >> 瀏覽開封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丑角擔任主演的李德魁

2013/5/2 9:00:51 點擊數: 【字體:

 
    李德魁天生的身上有戲,臉上有彩兒。他身矮體寬,頭扁嘴癟,憨態可掬,兩眼傳神,音韻宏闊,表情豐富,動作滑稽幽默,功力深厚扎實,不靠出洋相、耍花招、扮鬼臉、弄噱頭取勝。
 
    李劍云經過幾年磨礪,藝術已臻成熟,唱腔柔美,扮相嬌媚,做工細膩,身段靈活,走起臺來,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仿佛凌波微步的洛妃一般,讓觀眾看得如癡如醉。
 
    1、丑角擔任主演的李德魁
 
    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開封的戲迷中流傳一句俗諺,叫“李德魁三絕”。
 
    這三絕一是說他唱得絕,嗓音亮麗,聲韻飽滿,耐人尋味,生、旦、凈、末、丑各角色行當都能夠唱得圓轉如意,惟妙惟肖;二是說他做戲做得絕,無論是權奸勢要的大人物,還是兵丁小吏、平民百姓,他都能從人物的身份地位、感情性格出發,表演得一招一式無不形肖神似,而又妙趣橫生,令人忍不住稱絕叫好;三是說他念白絕,干脆利落,清晰真切,抑揚頓挫有致,輕重緩急鮮明,聲情并茂,字字珠璣,恰到好處,精妙絕倫,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沒有人能和他比肩。
 
  李德魁是開封縣埽街人,1884年出生,小時候到離家不遠的清河集學戲,出科后又拜綽號叫“一天縣長”的名丑李敬仙為師,苦練本領,技藝精進。來到開封后,李德魁先后在公議班、義成班、天興班等戲班搭班,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成為永樂舞臺的頭牌演員。
李德魁天生的身上有戲,臉上有彩兒。他身矮體寬,頭扁嘴癟,憨態可掬,兩眼傳神,音韻宏闊,表情豐富,動作滑稽幽默,功力深厚扎實,不靠出洋相、耍花招、扮鬼臉、弄噱頭取勝。
 
    李德魁一生塑造了近百個不同的角色,農夫市民、兵丁官吏、痞子惡少以及奸臣、暴君等等,文武善惡都有。他對這些人物造型各有側重,語言神態截然不同,形象無不鮮明生動。鄒少和的《豫劇考略》中說:“三花面李德魁,口齒清利,滑稽戲謔,無俚俗氣。”
 
    1929年,人民會場建成,開封的演藝界組織一場義演,演出的劇目是《二龍山》,所有的角色全部由各戲班當紅的名角扮演:陳玉亭扮演唐王,趙順功扮演程咬金,“小火鞭”王金玉扮演李懷玉,彭海豹扮演李懷珠;金玉美扮演吳鳳英,李門搭扮演常秀鸞,劉榮鑫扮演白玉娥,聶良卿扮演張美容。就連把子龍套,也都選身材一樣的,剛登戲臺不久的陳素真,連個兵丁丫鬟的小角色也沒能輪上。
 
    《二龍山》是一出大型的唱打并重的火爆戲,聽著熱鬧,看著過癮,可這出戲里偏偏沒有丑角。
 
    沒有李德魁參加的戲還叫什么名家薈萃?這樣隆重的義演要是少了李德魁,就像現在的春節的聯歡晚會上少了趙本山,別說主辦方不依,就是對這場演出期望值很高的觀眾也不會答應。
 
    組織者沒法,只好叫李德魁單獨演個折子戲《打沙鍋》,但這個折子戲放在什么時候演呢?放在《二龍山》前面吧,怎么看也有點不倫不類,喧賓奪主,但要放在后面,在這么一群名演員的精彩演出后再唱獨角戲,這不是要人的好看嗎?
 
    榮譽是演員的性命,要是在這么熱烈的場合演砸了,這個飯碗也就端不牢穩了,想想都讓人冒冷汗的事,可李德魁硬是接過來了!
 
    那天,名家薈萃的《二龍山》演出非常成功,觀眾群情激昂,連連叫好,等戲結束,臺上的演員都到了幕后,觀眾還沉浸在剛才的熱烈中,議論紛紛,還有人起身進進出出,臺下一片亂哄哄。
 
    就在這亂哄哄中,李德魁在簾后一聲咳嗽,全場立刻鴉雀無聲,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看著戲臺。
 
  這一個小折子戲,可真顯出李德魁超凡絕俗的功力。戲演完了,觀眾都不走,掌聲響得既像八月十八夜錢塘江涌大潮,又像正月初一早晨過大年放鞭炮,一浪蓋過一浪,一陣響過一陣。李德魁前一個揖,后一個揖,左邊彎腰,右邊鞠躬,進入后臺,又走出來,來來回回跑了幾躺,謝了好幾次幕,觀眾的掌聲、喊叫聲還是不停,一出小小的獨角戲《打沙鍋》,把那么多名演員聯袂演出的《二龍山》都蓋過去了。
 
  20世紀的二、三十年代,在開封演出的所有戲班中,丑角擔任主演的,也就李德魁一個人。
 
    1929年春天,開封相國寺的永樂舞臺上演《白玉瑾審誥命》。這個白玉瑾是個窮兇極惡的太監,陰險狡詐的小人,由李德魁扮演。
 
    白玉瑾誣陷誥命夫人在邊關領兵打仗的丈夫通敵謀反,把誥命抓了起來。演到《大審》那場戲時,戲臺上坐了一幫會審的大臣,站了一群惡狠狠的兵丁刑官,誥命跪在戲臺正中,哭訴冤枉,白玉瑾則上躥下跳,百般刁難,李德魁把他那種陰險、狡詐、奸猾、狠毒的形象,表演得淋漓盡致,繪形繪色。
 
    正當演得投入時,臺下突然飛上一把茶壺,接著沖上來一幫馮玉祥麾下的士兵,喊著“打死他!打死他!”個個擄胳膊褊袖非要揍李德魁。
 
    這一來戲院里可炸了鍋了,看戲的擁擠叫喊,奪路外逃,唱戲的也被嚇得呆若木雞,機靈點的趕緊溜到后臺。
 
  這幫大兵可不是故意找茬鬧事的,而是剛從外地換防過來,從沒有見過李德魁這樣形象逼真的表演,以假當真,鬧出的誤會。等說明了真相,他們連連道歉,對李德魁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把他圍在中間,以能和他拉拉手,摸摸他的衣襟為榮。
 
    李德魁在戲臺上演了許多壞人,但在生活中卻謙虛和藹、真誠正派,從不以頭牌自居,深得同行敬重。他平日里少言寡語,不善閑聊,化好妝便規規矩矩地坐著,閉目想戲,一上戲臺卻判若兩人,渾身上下都是戲,讓人不得不嘆服。
 
    可惜的是,這么一個德才兼備的演員,卻染上了毒癮,吸鴉片搞垮了身體,于1933年49歲時英年早逝,沒有留下一點兒音像資料,讓后人對他神乎其技的表演,只能憑空想象,悠然神往。
 
    在李德魁的弟子中,萬福祥算是得到真傳、有所成就的一位。
 
    萬福祥1896年出生于郟縣,小名萬四,幼時在家鄉科班學戲,主工小生。來到開封后,因小生名角多,感到自己難以出頭,就轉拜李德魁為師,學習丑角藝術。
 
    在李德魁的言傳身教下,萬福祥很快便嶄露頭角。他以小生的扎實功底,改演武丑和小丑,腰腿功過硬,腳尖敏捷,輕盈靈活,“盤椅子”、“鎖背”等絕技,巧妙多變,干凈利落,讓觀眾稱快,同行嘆服。他所演出的武丑戲《盜九龍杯》、《時遷扒墓》、《時遷偷雞》和小丑戲《三騎驢》、《胡奎買人頭》等都成為吸引觀眾的經典劇目。
 
    20世紀40年代,萬福祥感到自己力不從心,抱病把自己的一身技藝傳給朱恒太。
 
    朱恒太是許昌人,少年時曾隨王墊窩學戲,經過萬福祥的指點后,技藝大進,1950年進安陽豫劇團擔任主演,后又隨團入晉,留在山西,成為太原豫劇團的主要演員。【原標題:丑角擔任主演的李德魁】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議政網 作者:樊城 2010-5-1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