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歷史傳說 >> 姓氏文化 >> 瀏覽開封

伊姓奉商朝名相伊尹為先祖 傳其生于空桑樹中

2014/5/30 15:52:13 點擊數: 【字體:

  在第一眼看到族人時,四川人伊國華就覺得十分親切——大家的鼻子、眼袋等長得很像。

  記者 丁亞菲/文 陳亮/圖

  他知道,這是因為大家都是商朝名相伊尹的后人,血脈純正。

  看到族人的欣喜,讓他慶幸自己來了開封拜祖。有機會,他想再去留有先祖足跡的伊水流域好好看看——伊尹出生在哪兒,到今天也沒有定論。

  姓氏起源

  伊尹后人 以伊為姓

  今年清明節,在河南開封,來自福建、山東、浙江、安徽等9個省市的伊姓人,第一次聚在了一起。來的人不算太多,有70多個。稍作歇息,他們決定馬上奔赴開封杞縣空桑村,祭拜得姓始祖伊尹。

  有史書記載,伊姓是一個上古姓氏,最早跟帝堯有關。相傳,帝堯出生于伊祁山,因為曾被寄養在伊侯長孺家,他的子孫就以伊為姓。既然這一支伊姓更早,為何伊姓人卻認伊尹為得姓始祖呢?

  河南省姓氏研究會副會長石小生說,堯是中國古代傳說的圣王,祁姓。關于他的記載多是傳說,伊姓雖然源于堯但得姓于堯卻沒有真憑實據。劉、唐、杜、祁、伊等很多姓氏都源于唐堯,可見唐堯并不姓伊,史書也沒有記載唐堯的哪個子孫姓伊。而相比唐堯,伊尹在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卜辭中曾被多次提及,這是“伊”作為一個姓氏的最早記載。所以,伊姓后人以伊尹為得姓始祖順理成章,更為可信。

  始祖故事

  生于空桑 身世傳奇

  伊尹到底生于何處,至今仍存爭議。

  有莘國的一名女子采桑時,在一棵大桑樹的樹洞里撿到一名男嬰,抱回去獻給了國君,國君把嬰兒交給他的廚師撫養。

  至于嬰兒的來歷,史書中是這么記載的:伊尹的母親住在伊水邊,她懷孕后,有一天夢見一位神仙告訴她,明天如果看到家門口的石臼出了水,就趕緊往東走,千萬別回頭。次日,那石臼果然冒水了,她趕緊喊鄰居們逃命。跑了十余里地后,她忍不住回頭,發現身后已是一片汪洋。她的腳像生了根,身體慢慢變成一棵空桑樹。空桑樹里有個嬰兒,就是后來被采桑女發現的伊尹。

  雖是傳說,卻與《呂氏春秋》、《水經注》的記載基本相同。

  只是,“空桑”究竟在哪兒,說法不一。有人說在開封杞縣,有人說在洛陽嵩縣,有人說在洛陽伊川。甚至,還有陜西合陽、山東曹縣之說。

  雖尚無定論,但在中華伊氏宗親會籌備委員會會長伊國華等族人看來,伊尹生于河南,這是毫無疑問的。

  故里之爭

  杞縣說 空桑村在杞縣,伊水就是圈章河

  在杞縣葛崗鎮,至今還有被分成東、西兩個的空桑村。

  開封杞縣伊尹研究會會長張俊昌說,伊尹去世后,商王沃丁為了紀念他,將他出生的空桑樹西側的村子賜名“空桑”。

  空桑村里,自商朝起就建有伊尹廟,占地數百畝,商王沃丁曾多次到此祭拜。宋真宗也曾到此祭拜,還在廟里留下了碑刻。如今,歷經3000余年后,古廟沒了,保存下來的幾座石碑,有些被存放在新建不久的伊尹廟里。

  在張俊昌看來,空桑村和石碑,都是伊尹生于這里的證據。連出水的石臼,至今也還保存在伊莊。

  在伊尹140代長門孫伊海譽家中,保存完好的《伊氏家譜》中也寫著,伊尹于3000多年前生于空桑。

  至于伊尹母親居處附近的伊水,康熙年間的《陳留縣志》里也有記載:伊水,縣東北二十里,環繞伊尹故里。張俊昌說,就是現在開封的圈章河。

  洛陽說 伊尹生于洛陽,沒有爭議

  在伊川縣平等鄉(原大莘店鄉)大莘店村附近,一個被稱為“冢子疙瘩”的地方,有座被青磚院墻包圍著的伊尹祠。祠堂后面,有一個大土堆,當地人說那是伊尹墓。

  經過當地政府的重新整修,如今的伊尹祠里,香火頗旺。祠堂里的碑文中說,這里是有莘氏的故地,伊、銀二水在這兒交匯,這也是伊尹名字的來歷。

  在被嵩縣人稱為“伊尹故里”的紙房鄉龍頭村,也有一座伊尹祠。祠堂現存的房屋,是清朝重建的,如今看去,只是一座破落的小院。在嵩縣,還有很多地名跟伊尹有關:泥河村、空桑澗、三聘臺、莘樂溝……

  洛陽當地研究伊尹的學者蔡運章表示,杞縣的證據出處都很晚,很多都是從明清地方志中來的!秴问洗呵铩泛汀端涀ⅰ防锒颊f伊尹生于伊水之濱。歷史上的伊水,自古就是指洛陽的伊河流域,毫無爭議。伊尹生在洛陽、長在洛陽也毫無疑問。

  而在石小生看來,西周之前的發展軌跡一直都是由西向東的。綜合史書中關于有莘國、伊水等的記載,伊尹應是生于伊川,在開封生活過,最終葬在了商丘。

  血脈純正

  伊姓族人

  眼袋和鼻子很相似

  關于伊尹出生地的爭議一直存在,但伊氏族人并沒因此而產生分歧。

  來自四川廣元的伊國華說,在開封見到伊氏族人,他有一種莫名的親切感。他發現,大家長相十分相似,尤其是眼袋和鼻子。

  這跟伊尹的后人血脈純正有關。伊國華說,伊姓在全國僅有30萬人左右,常被人誤認為姓“尹”、“易”等。但從古至今,伊姓人幾乎沒人改姓。除了鮮卑族的伊婁氏,也很少有他姓人改為“伊”姓。

  伊國華在查閱資料時發現,福建客家人近年關于基因族譜的研究表明,伊姓人的Y染色體屬于一種特別的基因類型(國際遺傳學界稱R1b1a2單倍群),有這一基因類型的人都是從同一個祖先傳下來的,包括海外伊姓人。

  他認為,這些伊姓人,很可能是商朝滅亡后從伊水流域向別處遷徙的。

  如今,因為先祖伊尹的名氣,以“伊”字為招牌的店鋪遍布全國。雖然這些人家未必姓伊,但對伊姓人來說,同樣值得驕傲。


責任編輯:M005文章來源:河南商報(2014-05-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