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開封 >> 名人名家 >> 逸聞趣事 >> 瀏覽開封

趙匡胤的“風騷”

2013/3/30 12:05:39 點擊數: 【字體: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這是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筆勢如虹,縱橫千古江山,被公認代表了毛澤東詩詞的最高成就。

    “宋祖”乃宋太祖趙匡胤。相比秦皇漢武乃至唐太宗,趙匡胤的傳奇故事很少,但幾乎沒有負面新聞。對于一個開國皇帝,這是很難做到的。他本是一介武夫,以戰功升任殿前都指揮使,趁后周新主年幼,偽造敵情,以兵變登上皇位。明朝馮夢龍編著的《警世通言》中有一個“趙太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說他仗一條鐵棍,徒步千里,把一個被土匪劫掠的姑娘從汴京(今河南開封)送回蒲州(今山西永濟)。馮夢龍筆下的趙匡胤,“力敵萬人,氣吞四海,專好結交天下豪杰,任俠任氣,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是個管閑事的祖宗、撞沒頭禍的太歲”。

    讓人難以想象的是,這樣一個舞槍弄棒的粗漢,卻是對文人最好的皇帝。據說,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宋太祖密鐫一碑,立于太廟寢殿之夾室,謂之誓碑。誓詞三行,其中一行是:“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從此,文人的社會地位大升;蛟S投桃報李,在文盲占人口絕大多數的時代,掌握著輿論話語權的文人們便回報給了趙匡胤一個空前的好名聲。

    公元966年科舉考試后,大臣報稱,進士合格者6人,諸科合格者9人。趙匡胤擔心人才遺落,下令從落選者之中再挑優秀者,重新試過錄取。唐朝每次科舉錄取不超過50人,而北宋前期卻是每次一二百人。公元972年,趙匡胤決定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以避免重蹈地方節度使(武將)稱霸的覆轍。由此,宋王朝地方領導位置都為文人所據。此外,趙匡胤開創了“恩科”取士的制度,大批地照顧那些類似于蘇軾老爹蘇洵的屢試不第的文人當官。據宋朝朱《萍洲可談》記載,有個考了一輩子沒考上的老儒生,70多歲了,蒙“恩”到了金鑾殿上,只寫下一句:“我太老了,不能做文章了。祝皇帝陛下萬歲、萬萬歲!”竟然“特給初品官,食俸祿終身”!朵乘娐劇飞险f,宋白負責科舉考試時,收了許多金銀財帛,取舍自然無法公平。他害怕皇榜公布后,引起軒然大波。于是,他事先寫出那些因賄賂上榜的考生姓名,向皇帝匯報,希望得到皇帝圣旨口諭的確認,以威懾天下。趙匡胤看出了他的用意,怒道:“吾委汝知貢舉,取舍當汝自決,何為白我,我安知其可否!榜出,別致人言,當斫汝頭以謝眾!”宋白聽后,回去立即把那些行賄的考生悉數從榜中刪去,以免張貼后引發物議。 從公元973年起,趙匡胤還親自召見新及第進士在殿前復試,開創了皇帝“殿試”(復試)的先例。有宋一代,科舉錄取者在數量上大大超過前代。

    宋朝陳巖肖《庚溪詩話》記載了趙匡胤一首詩,道:“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與殘月。”此詩冥冥之中預示了其后來平定列國、統一中原的大業。

    趙匡胤還有個對句更為著名。據宋朝陳師道《后山詩話》記載,五代十國時,南唐君臣等都擅長詩詞,具有文才,他們也常常以此為自豪,而瞧不起北方宋朝的君臣。趙匡胤統一中原,南方最后一個目標是南唐小朝廷。宋國兵臨金陵城下,李煜派大臣徐鉉前來宋廷說項。徐鉉覲見趙匡胤時為主子說話:“李煜無罪,陛下師出無名。李煜如地,陛下如天;李煜如子,陛下如父。天乃能蓋地,父乃能庇子。”這話說得似乎很合情合理,但是他沒想到趙匡胤卻從容回答道:“既是父子,如何兩處吃飯?”說得徐鉉一時無言以對。徐鉉認為趙匡胤是大老粗不通文墨,便極夸李煜“博學多藝,有圣人之能”。趙匡胤讓他介紹一篇李煜的作品,徐鉉便搖頭晃腦地朗誦了一首《秋月》,說這首詩天下傳誦。趙匡胤笑道:“這是窮秀才的東西,不值得我去作。”徐鉉不服,請趙匡胤也作一首詩給他看看。這時,滿殿驚懼相視。趙匡胤卻從容吟出“未離海底千山暗,才到天中萬國明”的詩句。據說,這是他年輕時自秦中歸途中,醉臥田間,見到月上中天時所作的詩。徐鉉聽完大驚,“殿上稱壽”。

    趙匡胤入不了正統文學史家的法眼,因為他沒有白紙黑字留下文學作品,沒有出版過文選文集。但史書中保存下來的他的一些片言只語,卻分明透露了這樣一個信息:趙匡胤不是一個沒有文采的皇帝。只不過,他的文采與眾不同。怎么不同法?請看幾則故事:

    趙匡胤在宰相趙普陪同下巡視朱雀門。趙匡胤指著大門上的匾額,問:“何不只書朱雀門,須著‘之’字何用?”趙普回答說“之”字是語助詞。趙匡胤聽后,笑著說:“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宋軍平定后蜀,下詔后蜀主孟昶進京。曹武肅王密奏道:“孟昶做蜀王三十年,蜀道千里,請求派人去捉拿孟氏,然后殺了他的大臣們,以防止他日后叛變。”趙匡胤打了一下他的后背說道:“汝好雀兒肚腸!”

    吳越國末代王錢向趙匡胤進貢名貴的寶犀帶,不料,趙匡胤對他說:“朕有三條帶,與此不同。”錢請他說明怎樣個不同法,趙匡胤笑著說:“汴河一條,惠民河一條,五丈河一條。”錢聽后,既慚愧又佩服。

    上述故事,記載了趙匡胤做皇帝后的一些話語。這些話語,沒有音韻格律上的講究,辭藻也并不華麗典雅。但是,它們樸素自然、形象生動、趣味盎然、鏗鏘有力。

    史稱趙匡胤“好讀書”,即位后經常派人到皇家史館取書閱讀。公元966年,趙匡胤還下詔征求流失于民間的書籍,并要求把獻書人送到學士院測試,以網羅合格當官為吏的人才。因為愛讀書,所以趙匡胤也特別欣賞讀書多而通曉古今的人,甚至讓一個馬屁精鉆了空子。此人名叫盧多遜,當時任史館主任。他事先命令手下人員,每當趙匡胤借書必須立即報告,然后他自己也去鉆研。于是,只要皇帝提問書中的事,盧多遜都能對答如流,趙匡胤十分賞識他,最后竟然官至宰相。(喬治城 丁啟陣)【原標題:趙匡胤的“風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開封日報 2012年11月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