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記者 婁娟
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清明上河園用精細的布景與曼妙的演藝秀還原了張擇端筆下的曠世奇作《清明上河園》。這個十一,你可想夢回千載前的大宋?
那就跟著記者一路品味“清明上河園”里的古韻吧。
日間
這里演繹宋代市井繁華
“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
步入清明上河園,漫步于柔曼柳枝的綠蔭里,看兩側的青瓦古屋、拱橋碧水,還有木刻藝人那會心的一笑,都無法掩飾我們對遠去生活場景的追尋與想象。
走上著名的橫跨汴河的木制虹橋,聆聽橋下的流水,仿佛千年前的汴水滔滔,浪花涌動。
汴河岸邊的煙柳虹橋,飛揚著宋詞的萬種風情,流溢著江南的詩情畫意,靜靜地透視著人間的紛繁與流變。
城樓門下的輕車華蓋、駿馬輕騎,是新貴的春風得意還是舊宦的平步青云?
繡樓上姣美如花的王家小姐,手上的繡球尋到屬于你的好運與幸福了嗎?
武大郎炊餅、馬球、高蹺在園林里一一重現。
在清明上河園里穿行,如行走于一段歷史的文化長廊,依畫而建的這座園林所承載的,似乎是滄海桑田后我們對歷史的一種祭奠。
夜晚
華美演藝開啟時光隧道
正如清明上河園總經理周旭東所說,白天的清明上河園和園區演出,讓游客看到的是繁盛一時的大宋市井,但盛極一時的宋朝,如何走向衰敗、滅亡?這個任務落在了在晚上進行的大型水上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的身上。
入夜,一聲琵琶響劃破了平靜的夜空,汴河上的畫橋、岸邊的亭臺樓閣華燈齊放,映襯著裊裊煙霧,如夢如幻……《大宋·東京夢華》整場演出借用9首著名宋詞和《清明上河圖》串聯、融合在一起,運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再現了北宋王朝從建立、發展到鼎盛時期的幕幕場景,以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解讀著歷史,喚起一個民族對興衰的深層思考與渴望再度崛起的浩蕩激情。
這又是一部“活歷史”,是一本最好的宋史教科書,讀這部立體史卷,在歷史的熏陶中享受快樂、夢回千年。
成績
源自悉心打磨景區細節
如今,清明上河園已經以其品牌影響力帶動開封乃至河南旅游業的發展,去年更被文化部命名為第四批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今年1月晉升國家5A級旅游景區。
1999年,清明上河園開園第一個財政年度,收入即1000多萬元;2010年,開園10年后,收入突破8000萬元,在河南景區中排位第四;2011年上半年,收入接近0.5億元,今年全年總收入“超億元”已成定局;《大宋·東京夢華》大型水上實景演出2007年共接待觀眾10萬人次;僅今年8月份,接待量就超過9萬人次!
談到清明上河園的前景,景區總經理周旭東信心滿懷,除計劃引入3D、4D動感《清明上河圖》等與北宋有關的高科技項目,進一步豐富宋文化內涵,增強宋文化的核心吸引力和競爭力外,清明上河園還計劃在外地開“分店”,開發出外地版本,努力打造連鎖品牌。眼下,清明上河園正忙于上市前的最后沖刺,溫泉度假酒店也正在積極籌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