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陽農民畫產生于1958年狂熱的“大躍進”時代。為配合當時的生產運動,全國上下興起壁畫熱潮,“人人做詩人,個個當畫家”的口號風靡一時。“大躍進”的狂熱點燃了農民心中的激情,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在畫作的天地里自由飛翔。
自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后期以來,舞陽民間繪畫逐步趨于成熟。這一時期的作品吸取了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特色,并融合了現代繪畫的一些技巧,洋溢著濃郁的鄉土氣息和人性本真,顯示出蓬勃的生命力。1987年9月由文化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一屆中國藝術節上,舞陽農民畫作者武天舉等人創作的《東河灣·西河灣》、《柿鄉》、《左鄰右舍》、《端陽》、《五月人倍忙》、《六月六》、《果熟時節》7幅作品入選該屆藝術節美術展覽《中國現代民間繪畫展覽》展出,不禁讓美術界人士眼前一亮,受到許多專家的高度稱贊。藝術節閉幕后,這7幅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