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溫(1057-1134),字子文,洛陽人,邵雍之子,宋代大儒。邵伯溫所著書,有易辨惑、河南集、聞見錄。皇極系述、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近百卷,均《宋史本傳》并傳于世。 他對北宋的滅亡有很多思考.比如他認為王安石“盡變更祖宗法度,天下紛亂”,以致北宋滅亡和宋廷南遷。另,四川樂山大佛像身體左側有“彌勒大像”題刻,為邵伯溫所題。每個字大小一米見方。
邵伯溫繼承了儒家思想,認為“萬物無所不稟,則謂之曰命;萬物無所不本,則謂之性;萬物無所不主,則謂之曰天;萬物無所不生,則謂之曰心”。主張“窮理盡性以至于命,盡心盡性以知天,存心養性以事天”。主要著作有《易學辨惑》、《聞見前錄》、《皇極經世序》、《觀物內外篇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