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624年-705年),女,漢族,并州文水縣(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字“曌”(zhào,含義是日月當空,“曌”是武則天為自己發明的字),故也稱武曌。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載初元年(690年),武則天廢睿宗,正式稱帝。自號“圣神皇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為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凌掛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后上尊號“圣神皇帝”,退位后唐中宗恢復唐朝,改稱“則天大圣皇后”,以李唐皇后的身份入葬乾陵。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在位期間,從她參與朝政,自稱皇帝,到病移上陽宮,前后執政近半個世紀,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史稱“貞觀遺風”歷史功績,昭昭于世。誠如宋慶齡對她的中肯評價:武則天是“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后人評說:
李白把武則天列為唐朝“七圣”之一。
毛澤東的評價: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她提拔過不少人,也殺了不少人。剛剛提拔又殺了的也不少。
郭沫若的評價:政啟開元治宏貞觀,芳流劍閣光被利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