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八大景之一的"天津曉月",講的是唐宋時期天津橋(今洛陽橋東邊)一帶景色的嬌好。凌晨時分,殘月尚存,曉霧蒙蒙中,橋上車水馬龍,橋下亦波光粼粼,一切全似仙境。這在今日,景色亦屬賞心悅目,令人心醉,何況在那自然環境尚未受到污染的百千年前呢?
這美麗的地方,卻曾發生過一個令人悲傷的抗暴殉情故事。
相傳武則天執政時期,補闕(官名)喬知之的婢女窈娘,能歌善舞,色藝冠時。喬十分寵愛她,且因此不再婚娶。
不幸,武則天那個霸道的侄兒太常卿武承嗣聞知,強行奪走了窈娘。喬知之痛恨成疾,在細絹上寫一首《綠珠怨》,用重金買通武的守門人,送給窈娘。詩寫道:"石家金谷重新聲,明珠十斛買娉娉。昔日可憐偏自許,此時歌舞得人情。君家閨閣不曾觀,好將歌舞借人看。
意氣雄豪非分理,嬌矜勢力橫相干。辭君去君終不忍,徒勞掩袂傷鉛粉。百年離恨在高樓,一代紅顏為君盡。"這首詩借石崇愛姬綠珠殉情墜樓的故事,抒發了對權貴武承嗣嬌橫的恨、對心上人窈娘的思。窈娘讀罷詩,悲傷痛哭,飯食不下,益加思念喬知之,終于一怒之下,將詩絹藏于裙帶中,偷跑出武府。她剛剛跑出正南的應天門(今周公廟和洛陽日報社之間)不遠,琥家的爪牙就追來了。窈娘不愿重落虎口,就跳進附近一口井中而亡。爪牙們打撈出窈娘,武承嗣發現了她裙帶里藏的詩絹,恨得咬牙切齒,就羅織個罪名,將喬知之殺害了。
許是洛神也同情窈娘的遭遇,嗚嗚痛哭,河水暴漲,沖毀了堅固的天津橋,一直漫到窈娘投井處,淤填了這口深井。
后來,天津橋北岸重修了河堤,百姓們同情那對不畏權勢、生死相愛的主婢,就叫這段河堤為"窈娘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