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別人的孩子投入全部身心,而自己的孩子劉文婷卻顧不上。她的孩子今年5歲多。一天,孩子突然在電子琴上彈出幾個流暢的音符,劉文婷感到奇怪:自己從沒好好教過孩子呀?一打聽,原來孩子是跟家里的保姆學的。常常有人對劉文婷說:“你真了不起,能教好這樣一群孩子。”劉文婷搖頭微笑:“我是無法拒絕這些無辜的生命啊!”
從不放棄對特殊教育教學的探索與追求
“你好棒!”在教室里,一個19歲的孩子練習打乒乓球時,鞋帶開了。劉文婷俯下身子,解開自己的鞋帶,細心地重復著系鞋帶的動作,見樣學樣,孩子終于艱難地系好了鞋帶,她激動地拍了拍孩子肩膀以示鼓勵。
在上課時,有的孩子會突然沖上講臺,或者無意識地大叫大鬧,其實他們是想引起大人注意,想證明自個能引起別人的關注。思博就是這樣一個孩子,劉文婷每次都不批評,盡量地安撫他。上游戲課,讓小思博當主角,在大家面前多表現,然后再和他講道理。在培智學校內,孩子們都叫劉文婷媽媽。孩子們用這個特殊的方式,表達著感激。
在十幾年的教學中,劉文婷心中想的都是孩子,也從沒有放棄對智障兒童音樂教學的探索與追求,因為她深切地感受到智障兒童雖然思維遲鈍、身心殘障,但他們依然保持著對音樂、對美的要求與欲望。劉文婷在教學中潛心鉆研教材,設計了許多巧妙新穎的教學方法。她采用最多的是游戲法,游戲活動能使智障兒童在聽聽、唱唱、動動、玩玩中增強節奏感,促進動作的協調性,逐步發展想象力、創造力,獲得愉快情緒。她在音樂教學中,用做游戲的方法使每個孩子都參與,達到了寓教于樂的目的。
劉文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詮釋著師德大愛,她和這群智障孩子的故事也感動著許多人。她曾先后獲“河南省師德標兵”“河南省優秀教師”“河南省師德先進個人”“河南省特殊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原標題:2013年度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劉文婷】